这些商队为了“掩人耳目”,表示自己只是走私贩子,回来的时候会贩卖优良战马,四成战马白送给常茂。
一来一回,各有算计。
常茂曾经想过,瓦剌怎么会有如此成熟的商队,直到接到锦衣卫送来的珍贵情报,他才想明白商队的来历。
张士诚的后人张宗周,如今在瓦剌颇有权势,商队是张士诚的遗产。
怪不得擅长贩盐!
张士诚当年就是靠着贩盐发家!
八年过去,常茂喂饱张宗周,张宗周喂饱也先,也先这只雄鹰,在羽翼彻底丰满之后,即将争夺至尊之位。
一山不容二虎。
也先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难道让也先乖乖的交出权力,然后找地方隐居,虚耗生命抑郁而终?
世上很少有什么事是意外。
越是觉得意外,越是觉得惊诧,便越是智者布局、伏线千里,比如金国被围攻瓜分,比如辽国内乱,比如大明黄雀在后,全都是布局十年的成果。
不是某些人忽然变聪明,也不是某些人忽然失了智,而是他们落入密密麻麻的罗网中,变为一只牵线木偶。
理智告诉他们不要这么做,给他们更好的选择,但他们无法停下来。
不是每个人都有理智。
如果他们因为理智停下来,那些失去理智的人,会夺走他们的性命。
从这方面而言,孤注一掷,让自己一条路走到黑,也属于一种理智。
常茂没有编织罗网。
常茂也没有进行太多的布局。
他只是站在后面,轻轻推一把。
织网实在是太繁琐太复杂,常茂不擅长这些事,他擅长在蜘蛛织网时,提前布置出漏洞,在蜘蛛捕络极为严密的帮派,才知道他的厉害,却只知道暂时有多厉害,不知他的潜能。
西域之地的势力,更加不知李寻欢的实力,就算是那些大势力,情报网络相对发达,也只知道他会武功,武功具体有多高,短时间内查不出来。
这事儿没法查。
李寻欢即便不用飞刀,也是当世顶尖的高手,轻功卓绝,灵觉敏锐。
原剧情中,李寻欢对战郭嵩阳,在不动用飞刀的情况下,两招之内,察觉郭嵩阳三处破绽,能够杀他三次。
只不过他每次都手下留情,导致气机彻底衰落,这才无力还击,郭嵩阳察觉到这一点,对李寻欢心服口服。
换而言之,想要试探李寻欢,需要派出实力超过郭嵩阳的高手,这种高手在任何势力都是人才,都是能位列前几位的管事,怎么能够轻易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