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孩子他爹没福气,看不到这天。
“抓周?”陆知许一算日子,可不是,宝儿马上就要一周岁了。
抓周可是大事。
孩子出生赶上逃荒,也没洗三,也没办满月酒,这抓周可不能再马虎了。
“娘,到时候你列个单子给我,需要买什么都写清楚,我到镇上直接买回来。”陆知许想了想,又问道:“是不是也该摆几桌,请村里人来热闹一下。”
张氏沉吟片刻,“叫上关系好的,摆两桌就行了吧,大张旗鼓也不像话。”
“听你的。”
娘俩正商量着呢,陆银山带着陆平安过来了。
“娘,我二叔来了。”
张氏朝外头探了探头,赶紧招呼儿子把陆银山迎进来。
“嫂子。”
“赶紧的,进屋说话。”
陆知许连忙把手里的活放下,张罗着烧水给陆银山沏茶,“二叔,你和平安哥先坐着,水马上好。”
“不用忙,不用忙,我说完就走了。”陆银山就道:“我今天来是想让知知帮我拿个主意。”
张氏看了陆银山一眼,又看了看陆知许,笑着道:“她还是个孩子呢,你要是信得着她,就问。”
“嫂子,瞧你这话说的,我还信不着知知?”陆银山笑呵呵地叹了一口气,“要是我信不着知知,如今咱们这一百多口还不知道在哪儿呢!有了知知,咱们才能一路顺顺当当走过来,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
他这话一点不假,连陆平安也一个劲儿地点头,表示十分认同。
“二叔,你再夸我两句,这呦鸣村都搁不下我了,你有啥事,直接说呗。”
“就是。”张氏也道:“这就是自己家孩子,他二叔你也不用客气。”
陆银山只道:“我是这么想的,平安也大了,该成家了,枣花也十六了,转过年就十七了,耽误不起了。家里的家底也没剩下多少了,当初老家的房子和地,也带不过来呀,我就想着,干点啥小买卖,先做着,赚点家底。”
“二叔,你这个想法不错啊。”陆知许道:“你想干啥买卖?”
“我想开间豆腐房。”这是陆家祖传的手艺,以前陆家日子好过,也就没打算挣这个辛苦钱。现在日子要从头开始,陆银山觉得,做豆腐这生意不错。
一来他熟,二来投入本钱也不用太大。
“我打听过了,呦鸣村附近这几个村子,都没有做豆腐的。”陆银山道:“我也不多做,每天小打小闹泡上十斤豆子,先试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