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人员有一个算一个,看到这一幕后,纷纷咋舌,叹为观止。
她们怎么也想不到,小小的一个尚膳监,居然能在李林辅的带领下,布置的这么周到。那些太监,都像是他的亲生儿子一般,不论他说什么,全都照做,没有一点异议。
这种管理能力,就是一向善于带兵的玄宁看了,都自愧不如。
“姐姐,看见没?”玄宁长公主走到女帝跟前,小声言道,“小李子够有本事吧?”
“啪啪啪。”
帝长青回过神来,鼓了下掌:“好,好一个兄弟,短短时间内,能和这些新人搞好关系,并让这些人乖乖臣服,此子的管理能力大大出乎朕的想象啊!”
“小李子。”
“小的在。”李林辅扭头,朝她所在的方向拱了下手。
帝长青流露出欣赏的神情:“你能告诉朕,这几日,你是如何与他们相处的?为何他们突然变得这般精神烁烁?”
其实不单是西昌,就连其他几国也一样,对于太监少不了一番歧视。一方面是因为身子不够完整,一方面则是他们真的很穷。尚膳监内,除了林叔以外,绝大多数的太监都是底层出身。
他们没有锦衣玉食的生活,更多只是想要谋生,逼不得已才走到这一步。
正是由于这种牵绊,这类人大多在宫内十分谨慎,没有底细做自己想要做的事,甚至就连平时说话,都受到限制。长此以往,精神肯定不好。
突然间这般神采奕奕,令人惊讶也是理所应当。
李林辅明白女帝这是在变相的嘉奖自己,心中一乐:“启奏陛下,小的乃是蓝衣太监出身,深知这些人在宫内混的不易,感同身受,偶尔也会和他们坐在一块喝喝酒,斗一会蛐蛐,并无任何鞭打,辱骂之举。当然,更多时候,则是教他们做一些新的菜式,如若讨封,也不忘记带上他们,慢慢的,就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了兄弟,也许是在这种活跃的氛围下,才让他们有了质的变化,变得脱胎换骨。”
古代人封建思想比较严重,尤其是在宫中,更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十分注重等级观念。
在加上深宫当中规矩颇多,很多侍女,太监全都活的比较拘谨,时间一久,就变得麻木。
李林辅嘴上说的倒是十分轻松,但对于常年驭人、管理将帅的女帝与玄宁来说,却是十分高级的概念。
事实上,无论是大臣也好,将帅也罢,要想让她们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做事,除了要给她们好处以外,还要适当的放下身段,投其所好,彰显自己的大度。
“你啊,真是朕的一员福将。”
女帝忽的笑了几下,言道:“此乃高深的治世学说,记录在本朝大学士所著的《帝十一》当中,是先帝所推崇的理论学说,好像还有一个专业的词汇去著称,可是,叫什么来着?”
李林辅仿佛就等着她说这句话。
因为曾经在任枫林军少帅时,与东蛮一些文官关系好,常常走动,自然也就了解了一些其他几国的著作来历,而他方才所说的学说,乃为西昌先帝在时所推崇的治世理论,名曰‘少定’。
“是少定。”李林辅脱口而出。
帝长青欣喜:“对对对,少定。小李子,想不到你懂得还蛮多的。”
李林辅自信言道:“那当然,陛下难道忘了,小的在没入宫以前就是文人吗?文人最擅长的就是识字念书了!”
先帝是帝长青最尊崇的长者,虽已过世,可有关她的著作,还时常保留在脑海中,只是时间太久,有些东西可能忘掉一些。
可是李林辅这个小太监,却能及时点出。
当真让她刮目相看。
“好好好,朕就认可你的能力。”
帝长青一笑,“不过还是凤南蝗灾一事比较要紧。”
“早点在朕面前煸炒这些食粮虫,解决此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