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83章 考教,井田与义仓(1/2)

“胆子很大,可以一试!”

“若是能成功,那绝对是整个商业史上的一大进步!”

曾献和吴甡两人前后点评了一句,眼中满是兴奋之色。

吴甡思索了一下,低声道:“他的这个想法是借鉴了华夏史上的一些制度,然后加以改进的,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

“不错,诸如西周井田、隋唐义仓和合会、大明的族田等。”

吴甡起身给毕自严和曾献两人倒了杯茶,又扫了一眼竖着耳朵的几位官员:“毕尚书,既然诸位同僚都好奇,那不如让他们也来听听?”

“我觉得可以,大家伙儿讨论讨论。”

看着两人一唱一和,还朝着自己眨眼睛,毕自严自然知道两人想借机考考户部的官员们。

“行吧,既然大家伙儿都感兴趣,那就都过来看看吧!”

等的就是这句话,户部下属的户、度、金、仓四司的郎中和员外郎们立刻就围了过来。

八人围在一起,翻看着桌上的书信。

在众人看着书信的时候,毕自严则是走到了门外招来了一名衙役低声交待了几句后又回到了座位上慢慢的喝着茶。

只是片刻的功夫,倒吸冷气之声在八人中响起,个个都满是震惊之色。

第一份提交的人,而且还是在反复询问之后依旧提交的,肯定是有底气的,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会提出如此……夸张的条件。

先是承建官道,提出了保底三条府道,多则听从朝廷的安排,除此之外,县道可以免费修建五条,村镇之间的道路可以修整二十条。

府道先不说了,肯定是赚银子的,可县道这是可免费的,即便的不如府道那么高的标准,但每里路至少也是三百两白银。

县与县之间少则三五十里、多则百里,三条就是十五万两。

村镇之间是修整,但你总不能真的只是铲平、填坑等等基础操作吧,是不是得加宽一些、部分得铺石块、甚至得搭桥?

往少了说,至少得十万两打底。

总得算下来这可是二十五万两白银,可不是二十五两、两百十五两,就这么直接扔出来了?

府道的确能赚银子,但绝对不可能覆盖这二十五万两白银。

除了这个外,还有提出的工匠工钱、年终分红、计件与阶段奖励、借款、安排家眷等等多种有利于工匠们的措施。

身为户部官员,不少都是从各省清吏司调回来的,见过太多商人们的贪婪。

可这个广德泰提出的种种措施让众官员产生了恍惚之色,一致怀疑以前见过的商人是不是假的?

这些措施不说商人们全部照搬了,哪怕是只照做其中一项,那就是整个大明百姓之福了。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最后的一个设想,那就是集合全县或者镇百姓之力,合力成立一个商号。

广德泰这个商号负责运输和销售,事后抽取其中三成净利润,其余七成由全镇百姓按劳分配。

如果真能成功,那么这个镇的百姓都将是富裕之人,成为大明最为富有的镇子,且没有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