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石委员长在当时就给医药卫生部下了扩产青霉素生产的行政命令。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如今南华的青霉素产量提升了一倍。
这样大的产能,足够换取很多移民了。
除了青霉素的生产外,石委员长还特地让医药卫生部扩大口罩的产量。
等到流感爆发,前线士兵必须得佩戴口罩,这个措施能大大减缓流感造成的扩散速度。
……
日前,杨宽报告,美国已经同英国达成了出兵谈判,美国将会派遣百万士兵登陆欧洲战场。
为了避免美国人同南华争夺战果,石委员长决定加大派遣至欧洲的士兵数量。
石委员长决定再派遣25~30万士兵进入巴尔干地区,相应增加装甲车和飞机数量。
南华和美国齐齐爆兵,巨量的兵员对于同盟国来说,将会是压到骆驼的大型草垛。
虽然巴尔干各国的山路崎岖不平,但是塞尔维亚那边的地势要平坦许多。
只要兵员运送到位,可以获得更大的战果。
既然要增加运兵量,那么与之配套的军粮和弹药装备都需要增加,这对于南华的输送能力将会是一次大考验。
幸好南华提前开发出了主动声呐,可以针对德国人的“无限制潜艇战”,这也可以大大提升了南华运输线的安全度。
……
意大利人在1917年11月份,卡波雷托战役中遭遇了重大战损,25万士兵投降奥匈帝国,导致同盟国的威势大涨。
要不是冬季下雪,山地难以通行,萨拉热窝的南华远征军估计也要遭遇一次重袭。
是以趁着开年,南华必须把更多的士兵运送过去,同前期的远征军汇合。
石委员长下达决定后,就立刻召开了国防委会议,会议上石锦堂宣布了他的决定。
国防委的高官们对此并没有多大反应,石委员长一向都是如此雷厉风行。
他既然决定了,别人再劝也是无用,还不如想想在执行过程有哪些问题要解决更加切实。
派往欧洲的30万士兵中,国防军10万人,国民警卫队20万人。
另外东非战场还需要预留5万国防军和5万国民警卫队,一旦英国需要,这些士兵就得迅速进入英属东非平定叛乱。
当然英国请求南华出兵的条件必须优厚,不然南华也不会理会英国人。
……
1918年1月18日,第二批南华远征军来到希腊的萨洛尼卡港,这里是英法联军在南欧的大本营。
虽然希腊屡屡谴责英法驻军妨碍了希腊的中立,但是英法无动于衷也让希腊毫无办法。
南华远征军的到来,激荡了一潭死水的英法联军。
更让塞尔维亚的摄政王亚历山大一世.卡拉格奥尔基耶维奇激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