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九十三章 花心思挑礼物(2/2)

苏明媚朝他吐吐舌头说:“那爷爷您到底帮不帮我嘛~”</p>

“苏丫头都开口了,我这个做爷爷的能不答应么!?”老师傅笑呵呵的接过苏明媚递给他的照片说。</p>

“走,丫头,回去吃饭吧,你张奶奶最近还念叨说在电视上看到你觉得你瘦了呢。”老师傅拉着她。</p>

“那爷爷,旗袍……”苏明媚看看他。</p>

“你这个丫头,就是心急,旗袍爷爷既然答应给你做了,你就放心吧,做好了,爷爷给你邮过去。”老师傅说。</p>

“好哒~谢谢爷爷,那走吧,咱们吃饭去。”她开心的挽着老师傅的手走在苏州的青石板路上,暖黄的路灯映照出他们的影子,好不温馨。</p>

第二天,苏明媚还有工作,就坐火车又回来了,老师傅对着苏明媚给他留的照片,细细的思考着,到底给这位女士做一件什么风格的旗袍好呢?</p>

傅修然的姑姑虽然一直在国外待,但是她身上一直有一种很淡然和从容的气质,长相更是便中国的古典美女的气质,虽然已经年近五十,但是因为保养得当,加上喜爱养生和瑜伽,她看起来也就三十出众,不比现在二十岁的女孩子皮肤差。</p>

老师傅做过无数件旗袍,他很少根据客人的要求来做旗袍,而且向他定做旗袍的人,非官即贵。</p>

一般他看一眼人,就知道该为她设计什么风格、选什么面料和花样的布料。</p>

他做出来的旗袍,穿在身上,把个人的气质凸显的淋漓尽致不说,最重要的是,人身的缺点全部被巧妙的隐藏起来,而优点呢更加突出,这也是他能成为国家御用的旗袍师的最重要原因。</p>

在苏州,流传着一句话,大家都说,张师傅的手艺已经算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了。</p>

的确如此,他有着现代机械设备无法模拟的巧妙手艺,有些东西,机器是永远无法超越手工的美。但是张师傅膝下无子,他没有人可以传授他的手艺。</p>

来拜师向他学艺的人无数,谁都想学到张师傅的制旗袍手艺。但是张师傅谢绝了每一个来求手艺的人。</p>

原因很简单。张师傅的手艺,是来源于他的师傅,他的师傅是上世纪中国十分有名的旗袍大师,他开了现在张师傅经营的这家旗袍店。</p>

张师傅的师傅一开始做旗袍只是因为爱好,后来慢慢研习出了门道,他开始做自己的旗袍,但他并不是卖给所有的人,他做旗袍要看人,他曾经告诉张师傅说“我们中国的旗袍,不比日本的和服差,你不要看现在日本的和服看起来工艺繁复,华丽精致。一件好的旗袍,要比和服下的功夫多了去了,你手里做出来的每一件旗袍,它都是有灵魂的,你要把它给予有灵魂的人,而不是谁有钱你就卖给谁。你要记住,我们是匠人,不是生意人,匠人就要有匠人的传承,匠人就要有匠人的操守。”</p>

张师傅今年已经七十岁了,但是他始终铭记师傅告诉他的这番话。现在他做旗袍也是,只要在他看来,不符合旗袍所需的气质,他是断断不会下手为她做的,给再多的钱都不行。</p>

再说回来傅修然的姑姑。傅修然的姑姑在张师傅眼里,她很有穿旗袍所符合的气质,他也很愿意为她设计出一件独一无二的旗袍。</p>

看看墙上挂的所有旗袍面料,张师傅摇摇头,觉得都不行。他思忖片刻,走进里屋,打开一个木箱子。</p>

从里面拿出来了一匹绸缎。这匹绸缎,是他师傅留给他的,他曾经用过一部分,为张奶奶,也就是他的老伴儿,在嫁给他的时候,他做了一件旗袍送给她。</p>

如今,在他看来,这匹绸缎来衬苏明媚给他的那张照片上的女人的气质再好不过了。</p>

他小心翼翼的拿出来那匹他视若珍宝的绸缎。这好料子,穿在合适的人身上,自然就会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所以张师傅是不吝啬的。</p>

湛蓝色的绸缎被张师傅放在做旗袍的台子上,他打开自己的工作灯,在灯光的照耀下,湛蓝色的绸缎像有了生命一般鲜活起来,波光粼粼,像在动一样。</p>

张师傅在他的工作台上,开始了他的艺术创作,他先是画了一张简单的轮廓图纸,然后一点一点往上面添加着自己的设计。</p>

他选择了白色的山茶花作为底色调来衬托别的设计。</p>

画完图纸,张师傅满意的点点头,开始做下一步,裁剪布料,准备缝制。</p>

所有的设计图案都是他一针一线缝上去的,甚至连包边也都是他一针一针的缝好的。</p>

做这件旗袍,他从早上开店做到晚上关门,整整花了一周的时间。</p>

做好的旗袍穿在模具身上,湛蓝色的丝绸,腰间盛开的山茶花和脚踝处逢制的几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让这件旗袍看起来仙气缭绕,温婉动人。</p>(https://)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