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海惊讶道:“好胆魄!”
“那将军见不见?”偏将忍不住问道。
陈江海扫视堂内诸将,这些将领都是他的心腹,与他一同坚守虎牢关,此时齐聚议事堂,就是商议如何守住虎牢关,没想到叛军竟然派人来了。
这个时间派人来,用意很明显。
所以见与不见,就代表了陈江海的立场。如果不见,那就说明不会归降,那就只有死战一条路。
如果见了,那就有归降的想法。
可以说,陈江海的立场,决定了全关三万将士的性命。
偏将忍不住发问,堂下诸将也都紧张的看着陈江海。
那么,
在场的诸将想归降吗?
当然想了。
他们很多人都是徐州、青州、宋州人士,家乡都被叛军占领,自然不想和叛军你死我活。
而陈江海何尝不知将士们的心思?
所以他是选择忠,舍生而取忠。还是选择义,不忠而选义。
思量后,陈江海说道:“将人请进来吧。”
此话一出,在场诸将都松了一口气,就像是心头压的大石落了下来。
没等多久,苏秦走进议事堂,看到了满屋的将领,还有上首的陈江海。
苏秦不卑不亢,拱了拱手:“在下苏秦,拜见陈将军!”
“苏先生,你我乃敌我双方,深夜造访,不知所为何事啊?”陈江海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冷漠,询问道。
苏秦笑道:“苏某登门,是来送礼。”
“送礼?”陈江海一愣。
苏秦点了点头,道:“没错,送礼,一条前程似锦的康庄大道。陈将军,你为大梁奋战半生,却不得重用,到头来仅是五品武将。而我主公正值用人之际,且礼贤下士,凭陈将军的本领,只要到我主公麾下,必能扶摇直上,立不世之功,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将军的诸位兄弟也能发迹,不敢说封侯拜相,但最起码能光宗耀祖。我家主公颁布的《军功爵位制度》,想必陈将军和诸位将军都有所耳闻吧。”
“住嘴!我陈江海岂是不忠不义之人!让我投靠反贼?休想!”陈江海果断拒绝。
面对陈江海的呵斥,苏秦面露笑容。
一见面就谈拉拢,看似不合适,实际上,这是苏秦故意为之。
苏秦是对陈江海说的吗?
非也。
那番话的目标,实际上是堂内的其他将领。
陈江海是五品武将,在大梁朝廷内也算中层,但是其他将领呢?六品以下,此生恐怕难以晋升。
但若是投靠了凌宁,必被凌宁恩待,然后再立一些功,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另外,现在还能做从龙之臣,等凌宁拿下函谷关,甚至是京都,再想投靠,那就晚了。
此时此刻,听完苏秦的话,堂内的众多将领低着头,眼神闪烁。
这时,苏秦又对陈江海说道:
“陈将军忠义,苏某佩服。也因为陈将军忠义,苏某来时,我家主公嘱咐我,一定把诚意带来。陈将军请放心,只要你归顺我家主公,绝不伤虎牢关将士丝毫,并且,陈将军麾下将领直接提拔,官升三阶。并且,贵军不拆分,还由陈将军统领。”
“陈将军可统领虎牢关将士往南,为主公开疆拓土。凭陈将军的优势和自身本领,拿下几州之地,还不是轻而易举?”
“按照《军功爵位制度》,拿下六州之地便可封侯!”
“眼下主公麾下,能封侯的将军只有寥寥几人而已…”
苏秦策反陈江海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利用他体恤将士的特点,逼他就范。
你可以不为自己考虑,但你不为麾下将士们考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