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如此,古壶觉得还是不够,看商社的发展趋势,如果没有大的意外,一两年之内,民鑫商社的分社会开遍全大宁,那更需要一个庞大而高效的信息网络,这必须现在就着手筹划。
古壶请来文先生,开门见山说:“先生,我们应该成立一个情报局。”
“情报局?”文先生懵懂地看着古壶,“没听说过,这——这又是干什么的?”
古壶想了想说:“就是专门搜集传递各种情况的消息和报告。”
文先生笑了:“我们正用信鸽做的不就是这事吗,在军中叫斥候营,你说成情报局,倒把我一下弄糊涂了。”
古壶也笑了:“不完全一样,情报二字后有个局字,这局字,既是一个机构,也有用情报做局谋划之意,叫情报局更准确。”
“好,就叫情报局。”文先生笑说,“真不知道你怎么想得出那么多新名词。”
古壶摇摇头,心里道,这哪里用得着想。
两人开始详细谋划筹备“情报局”
几天后,古壶正忙时,突然十口来报,说宫中来人传旨。
皇上?!古壶一惊,忙更衣迎了出去。
传旨宦官高声念道:“……皇帝诏曰:坂台郡守古壶治郡有方,着令即刻进宫,与朝臣共商国是,钦此!”
共商国是?古壶一听这四个字,陡然觉得自己一下子高大了许多,就像从一个侏儒一下子变成了巨人,嘿!还真有些不适应。
“古大人,不接旨吗?”宦官奇怪地尖声问。
“郡守古壶接旨——”古壶高喊着接过圣旨,宦官回去复命去了。
古壶回后院把圣旨给文先生看了,问:“与朝臣——能商什么国事呢?”
文先生神秘地一笑,说:“其实我知道,你也知道,我们俩背向各自写出来,看看我们所想是否致,如何?”
“好!”古壶爽快地说。
于是,两人背对背,各自在纸上写下字,同时转身展开自己的字。
“哈哈哈——”两人同时开怀大笑。
两人的纸上写的都是同样的两个字——“土豆”
第二日,古壶便上路了,他公事私事一起办,除了自己上朝“共商国是”,还带上了妻儿。
“抢”了人家的女儿一年多,此次进宁都,该正经八百地去拜见康王爷这位岳丈了。
随行者,除了侯戈、十口、定伯和郡主的两位侍女,还有石诚派出的三位得力镖师,请镖师护送是文先生的主意,他说有郡主和孩子,大意不得,古壶一想,也对,便同意了。
一行车马一路颠簸,到达皇城宁都时已是初冬。
进了城,车马直奔康王府。
王府司阍看见郡主抱着孩子下马车来,愣了几愣才回过神来,大叫一声“郡主万福!”转身人像风一般跑进去报信去了。
古壶看着王府气派的大门和两旁威武的石狮,心潮澎湃,他摸摸脸上仔细看来还能依稀辨认出的“奴”字烙印,在心中问自己,这就是我这“贱奴”的岳丈家?是我能随意进出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