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基本没有人来换了,因为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世家大族,手上已经几乎没有含铜物了。
袁术觉得世家大族有钱,他的认知在这个时代没有问题。
但因为铜的产能有限,铜钱里基本都是掺着铁或锡,主要是掺铁为主。
回收来的铜,纯铜的不多,主要是铜铁和铜锡。
皇朝开始时候,铜钱还有五成以上的铜,到后来,只有一两成甚至更少的铜了,只是重量还是够的。
还有一点,物价是标价、定价作用,斤铜斤米,世家大族有很多粮食,不等于世家大族就有那么多铜。
只是说在估算价值时候,世家大族很有钱。
但真趟开了买卖,整个市场不可能真有那么多铜。
就像现代,某超大城市,房价10万一平,城市房屋估算总值可以抵一国gdp一样,但如果该城市所有人的房屋都出售,就没人能接到住,很快会滑落到1万甚至更低的定价。
何况,世家大族拥有的铜钱,基本也是含铜5成以下的铜铁物为主。
一如所料,开始时候,用铜换了南阳铁钱之后,所有人都忙着把钱花出去,换成米。
但随后看到南阳米行的粮食还是源源不断进来,并且确保可以用这些钱在南阳商行买东西,一些人就把一些南阳铁钱保存了下来。
南阳商行,卖的是布之类的东西,1尺粗布也是定价1文南阳铁钱。
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虽然有了一些南阳铁钱,但主流还是那些含铜量极低的铜铁、铜锡钱。
市场上的交易基本还是用官方的铜钱。
用铜钱在其他粮商那里买米,价格还是极高。
南阳铁钱只用在南阳米行,和南阳商行,但因为可以买到平价东西,南阳铁钱在市场上反而成了最受欢迎的钱。
如果可以,老百姓们都恨不得把手上的废铜烂铁全部换成南阳铁钱。
但魏延不可能换这些废铜烂铁,铜少,但两汉几百年积攒下来的铁多的是,换句话说,不符合标准的铜铁钱有的是,要多少有多少,管够。
如果无条件就可以换废铜烂铁,世家大族完全可以用手上的低成色铜铁钱,彻底把南阳米行里的粮食买光。
至少可以把7天内运上来的粮食买光,南阳米行没有粮食卖,世家大族把控的粮食定价10文还是20文南阳铁钱换1斤粮食,都是他们说了算。
或者说,到第5天,魏延只是暂时性的把米价压在1文南阳铁钱换1斤米。
这种情况,维持下去,最多只能算不输,但不能算赢,因为大部分粮食用铜钱交易的米价还是奇高无比。
而魏延想的是彻底把其他粮商的米价打下来,让南阳铁钱在京都洛阳彻底流通起来,甚至取代官方铜钱。
必须想个办法,出个大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