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菜了,彻底完球了,完全没机会了!”
两人深情凝望时间实在太久了,魏延不得不把两人从神交中叫醒。
接下来,郭嘉解释了下他这次不召自回的原因,原来是羌族种的棉花苗一片片不断枯死。
问他们是否及时浇水,都说浇水了。
本来他们就不大乐意种棉花,他们的想法是,种出来的只是花,又不能吃。
然后这些人都嚷嚷着不种了,要改种水稻。
可南阳并没有安排水稻种过去,他们分的田地也不适合种水稻。
一些羌族人见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联合起其他人在闹事。
现在太史慈领军镇守着关城,而赵云则负责弹压这些可能闹事的羌族,所以,太史慈一时半刻也没法回来南阳。
派驻汉中的人,都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太史慈、赵云都深知魏延对棉花的看重,当时在逃亡的路上,魏延可是特意让太史慈专门到西域找的棉花种子。
现在大的战事平息,于是郭嘉就紧急回来向魏延报告棉花的事。
羌族要作乱,魏延倒是一点都不惧,大不了像之前南阳那样,把不听话的全家全族都“礼送出境”。
可听到棉花苗枯死了,魏延心急如焚,恨不得能够立刻飞到汉中去。
这个时代的人们,穿的衣服都是黄麻织成的麻布,冬天御寒衣物,根本没有,只能靠抖。
在这个小冰河时期,冬天更是冷的一匹。
每到冬天,多少人就是因为冷被冻死在路上。
要不是发现了煤炭,魏延都要感觉自己去年冬天就要冷的挂壁过去。
现在南阳,解决了吃饭问题,但要解决冬天穿衣暖和问题,得靠棉花。
棉花苗如果都死了,靠棉花解决穿衣问题的希望就要落空。
棉花苗枯死,原因不外乎两个,要么是种植的不好,要么是病虫害或地理环境不适合种植棉花。
魏延万分希望是前者,如果是病虫害,那魏延一点办法都没有。
当天,魏延就把黄月英带过来的信息和郭嘉说了,讨论了一下,后面几个月的战略方案。
比如要不要趁着刘表正和袁术争夺长沙时候,背后给刘表捅一刀子,出兵刘表。
郭嘉想了会,建议还是先经略好南阳、汉中,广积粮缓称王,以静制动,以拖待变。
听了郭嘉的话,魏延决定还是先发展起汉中再说。
随后,魏延把南阳的军务交给郭嘉全权处理,政务交给郭子仪,南阳汉中官道则由陈义全权负责,蔡邕督导。
时局有变,为了加快建路进度,魏延干脆把最后招募的40万青壮军人先转过来,全力建造这条道路。
第二天天蒙蒙亮,魏延就在护卫护送下,骑着快马往汉中急奔而去。
希望还来的及,能够救棉花苗于将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