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怎么把麻或棉制造成纱线,魏延更是一窍不通。
珍妮纺织机,黄道婆纺织机更是只知道名字,不知道工作原理。
只是魏延给貂蝉她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尽量多轴联动,减少或优化工序,提高效率。
经过几个月的研发,貂蝉带着一些老师傅,改进机器和流程,把纺纱,织布的效率都各自提高了好几倍。
然后汉中棉纺行,开始大规模招聘女工,开办纺织工厂,规模化纺纱织布。
工厂织出来的布的质量、花式已经不下于天下纺织标杆:蜀锦了。
甚至在颜色的标准化、一致性方面,比蜀锦更好。
在这个物资产品极其稀缺的时代,汉中棉纺公司织造出来的布,一生产出来就被抢购一空。
为了进一步刺激汉中的棉纺产业发展,魏延让貂蝉主管的汉中棉纺行作为股东,以风险投资的形式参股社会上成立的各种有新意、有潜力的纺织公司。
在汉中棉纺行暴利巨利的刺激下,又有了魏延的资金加持,汉中的棉纺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
在金钱的刺激下,以市场经济的方式,相信汉中的纺织产业,会持续改进。
可以预见,行中的纺织业必将很快规模化、标准化、半机械化甚至全自动机械化。
比如,是否可以利用从汉中腹地流过的汉江的水力,实现全机械化纺织。
假以时日,汉中的纺织产业将会把成都的蜀棉冲垮。
而汉中棉纺行,因为有了前面的积累,在收购来棉花后,快速研发出了半自动的人力脱棉籽机器。
最后,在脱籽后,棉花和棉籽的比例大概是7:3比例。
450万斤含籽棉花,获得了300多万斤纯棉,130多万斤棉花籽。
300多万斤纯棉做成的棉衣棉裤棉被,全部被魏延收购过来,作为军用物资。
棉花制品的收购价,完全遵从市场上的合理定价。
在第一年,只有军中部分人能够用上棉花制品御寒。
但按照一斤棉花籽可以种植一亩棉田计算,130万斤棉籽,明年将可以种植130万亩棉花田,到时的棉花产量有望让南阳、汉中百姓人人都能有一件棉花制品。
有了这全天下独一无二的棉花,再加上汉中如今已有的纺织产业基础,用不了一年时间,汉中的棉纺产业和纺织产业将会独步天下。
或许再过十几、几十年,汉中的纺织业就能重现19世纪英国纺织业的繁荣景象,进而推动工业革命的诞生。
任何技术革命都必须扎根于产业需求,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所以,在魏延心中,汉中的纺织业不仅肩负着让天下人穿得暖和的重任,更是播下了一颗工业技术革命的种子。
随着棉花大丰收,棉花制品的使用,彻底具备了今年冬天对严寒的西凉发动进攻的条件。
魏延严密封锁了汉中有了棉花作为御寒物的消息,打算冬天出兵,以其出其不意,快速打垮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