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贯穿陈家坳,但毕竟离陈家坳没有多远距离,算是便宜杨家村了。
二爷爷得到消息的时候,对杨家村能蹭到这事,心里还未颇为高兴的,都是乡里相亲的,两村又多有联姻,这么多年下来,早就不知道对面有多少人留着相同的血了。
说不定,陈家坳谁家婶子,二十年前就是杨家村的村花;杨家村的老太太,就是陈家坳的祖奶奶,都带着亲戚呢!
陈松接到电话后第二天,就赶回村里去了。
因为老支书二爷爷说他们两村子的那条县级公路,会是整个县里率先动工的一批,钱已经拨下来了,现在就差技术人员和其他建筑人员到位了。
陈松还
没回到村,就发现我国基建的速度真是名副其实的夸张!
村里的土墙上都被粉刷了修路的宣传标语。
每条标语都道出了通路的好处,道出了通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而这些标语也确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亲们的态度。
十里八乡的大家都积极配合传达的修路政策,而且对此抱有极大的希望。
毕竟,穷怕了啊!
当然修路只是修村子外面的县级水泥公路,村子里小路和石路还得村里自己修。
就比如说陈家坳去县里的路,就一直是泥巴路,每天的大巴就要走着坑坑洼洼泥路去县里,后来这条最开始的泥巴路被洒了一些碎石子,成了一条泥土和石头混合的路,直到现在都是这样。
陈松很清楚的记得,他小时候在村外玩,走的路多是泥泞的小路,从村子出去的是狭窄的泥土路,村子里中间连通各家的大都是黄泥土路,偶尔才会有几家有心有功夫的,才会在几家要好的,或者亲戚连着靠着近的用石头镶嵌着泥土的石子小路,而且还不平整,有时候晚上玩耍不小心还会被石头绊倒。
“那二爷爷,咱们就这么在这坐着等吗?”陈松问道。
二爷爷笑呵呵地说:“不坐了,这大事当前,那有闲工夫做啊,村里的干部啊,已经把测绘的仪器,技术工都找来了,正在外面丈量着呢,这个丈量好了呀,咱们就可以修路了。”
“我呢,这不是要招待你这个功臣嘛,哈哈哈!”
“别别……我真担待不起,二爷爷你可别在夸我了。”陈松都被二爷爷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了,怎么说自己现在也算是个知名商人了,没想到被老人家一夸就撑不住。
“那好,我不说了。听说你搞的那个什么家家乐什么的,超市对吧,你看我这脑子,年纪大了啥也记不住,是叫超市吧,好像干的还挺好,还被领导们表扬了,你可是给我们村长脸了,你打小我就知道你不一般,你看看,果然成材了嘛,陈爱国有福了哦!”
二爷爷换了个点,继续夸,陈松一脸无奈。
陈松刚想提醒二爷爷是该去看看测绘人员和技术工们,没想到二爷爷说着说着就停不下去了,似乎都忘了有这一回事。
正当老人家说得起劲,突然响起的不满的吼声传进了村委大队。
“不同意,我就不同修路,这是我家的地,我不想修,谁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