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想去,叶建设也觉得自己的头微微作痛,只能是稍稍放松了些,喝了一口茶让这些想法暂时离开自己的大脑,注意力转移到了台上的拍卖。
此刻台上的拍品已经换了两茬,此刻摆在台子上的,是一只宋代的哥窑梅花笔筒,整体覆着一层雅致的青釉色,由着哥窑出名的冰裂纹,还有黑色的开片。因着年头久了,开片布满了整个笔筒,造型修长,看上去很是讨喜。
叶建设只是看了一眼过去,就忍不住屏住了呼吸。宋代的梅花笔筒,保存这样完好,又处处精致,这只拍品的最后成交价,少说也有六位数。
这个拍
卖会确实有点东西,就这只笔筒,看得他都有些心动了。
台上有光线打了下来,更是照着那笔筒流光溢彩。浅青的细瓷上盘着精细冰纹,古朴的笔筒上有时光带给它的厚重感,却因为雅致的造型显得并不笨重。
专门打给它的灯光在它身上流转着,某一个瞬间它像也有了生命一样,原本还有细细议论声的会场上,在看到这笔筒出现时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屏息凝神看着这个不可多得的宝贝。
光华流转,人和事都会在光阴中慢慢消弭,只剩下这些死物,静静的传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不管朝代怎样变动,它们都安静的等待着有人来启封。
这是独属于古玩的魅力,也是有人愿意为此一掷千金的理由。
台上的拍卖师依旧笑吟吟的为大家展示着台上的拍品,一边展示一边介绍着。
听着拍卖师的介绍,这笔筒当真是宋代的东西,但当拍卖师将笔筒底部翻过来的那一刹那,叶建设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这个笔筒,很不对劲。
叶建设犹豫了一下,将手中的牌子举了起来。蒋老板拍卖场的规矩,在正式开始叫价前,举起牌子算
是对这件拍品有意思,但是想要仔细看一下物件。
拍卖师果真停下了介绍,笑着喊了叶建设的号码:“这位先生,请问您对这只笔筒有什么疑问吗?”
叶建设点了点头,道:“我要再看一下笔筒的露胎。”
拍卖师也是个行家,听到叶建设这话之后点了点头,一边调换着角度角度,将笔筒露胎的部分展示给叶建设看,一边和台下的人解释着。
“这位先生是个会看古玩的,瓷器判断年代,看露胎足矣。只要露胎不出问题在,这只笔筒就不会有问题了。”
叶建设看着那露胎的部分,越看脸上的表情越是凝重,再一次举起了手中的牌子。
拍卖师有些疑惑的看着他,道:“这位先生,您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只笔筒,不是宋代的东西。”
话音落下,全场震动。
谁不知道,蒋老板的拍卖会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每次开场都能引来无数权贵,就是因为他的拍卖会场上,绝对不会出现赝品。
这么多年来,在蒋老板这里卖出去的,都是真迹,大家也就足够信任蒋老板了。只要看着介绍够满意,没人会想着上台仔细看看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