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抱着金箍棒说。
“就是就是,看我一耙子就让他回老家。”
阿言这个时候肯定要争取表现的。
“好,到时候就看你的了。”
师父居然答应下来了,阿言跟在马屁股后面脸一下就垮了。
自己这破嘴,早知道就说猴哥可以,算了算了,不就是打架嘛,打的过就打,打不过,我就去天上搬救兵。
越往里走,这风景就越好。
这一路上就没见过比这风景好的了。
唐僧不禁感叹这风景之美。
阿言这个大老粗,心里只想着腿都快折了。
不过师父果然是大城市的高僧,特别有情操,还作起诗来了。
取经一事变成了游山玩水。
直到不久看到了一座楼宇立在山野间。
原来那是万寿山,五庄观。
竟然是一座观宇。
4人一番商量,决定上去拜访一番。
阿言心中欢喜,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自己这腿儿都快走没了,想想不知道跟着师父还要走多久,这心里就没底儿。
罢了罢了,这以后的事儿,以后说吧。
往里走,没一会儿就出来两个小童子,倒是可爱非常。
名字也有意境,明月清风。
小童子一出来,就躬身迎接。
把师徒几人迎上了正殿。
正殿中供奉的只有天地二字。
阿言就听着师父问人家,怎的不供奉三清,四帝。
两小童虽说可爱,但是给的解释倒是狂妄。
说着,上头的拜拜刚好,这下头的还受不得自家香火。
阿言心里觉得狂妄,但是嘴巴却没说出来,毕竟在天上当值过。
这一进来就给阿言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阿言心里倒是觉得这小童说不定是真的。
猴子本就一肚子不爽,而且从来就是个心直口快的,这一听。
当即就笑的差点儿摔倒。
阿言一看猴哥突然就笑了,不太明白,这猴子怎么了,就问他。
猴子就说,这两小童瞎说。
唐僧打断了猴子继续说,只是问:“令师何在。”
小童子说,被人邀请讲道去了。
猴子简直要笑死,那是什么地方请你这荒郊野岭的道人去讲道。
一番话,说出来,唐僧就不乐意了,自己这个取经团突然就不高大上了。
档次瞬间就降低了。
哪儿有到人家府上做客,甩主家面子了。
沉下脸来,就让放马的放马,做饭的做饭。
阿言一看师父生气了,立马话都不说,坐在旁边,比谁都乖。
最后得了个看守行李的活计。
几人个忙个的,阿言得了个清闲,坐在那儿就开始打瞌睡。
那清风明月,对视一眼,也跟着退了出去。
两人觉得,果然同师父说的一样,这和尚的几个徒弟都不是什么好相与,性情粗糙之人。
一个尖牙利齿,嘴脸凶顽。
一个一脸凶相,似是吃人。
最后一个更是可怕。
虽不说话,但是眉目多情,皮相诱人,勾人心魄,多看几眼,就会动了道心。
两童子在一起商量了一番,但是这师父又与了两个果子给这和尚,自己又怕这和尚不是师父说的友人,
于是,又回来了。
阿言一看,可可爱爱的还扎着两个小啾啾,胖乎乎的。
阿言就笑眯眯的要同人家说话。
哪知道这两个小童子,一个和他说话,眼睛就望着天,一个和他说话就望着地。
阿言挠挠脑袋,这小童子怎么心气儿这么高,和人说话都不看人眼睛的。
这打了脸面,阿言就不愿在凑上去,坐旁边儿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