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荞捶捶有点麻木的腿,她和张婶已经走了附近的两三个村子,就算是他们一路闲聊着走也有点扛不住。
就他们走过的村子都没有合适的猪,现在是六月份,猪不是还没长到出栏的大小就是抱崽了。
唯一好的就是他们走的方向是朝着春风镇的,如果真的找不到合适的就直接去春风镇上去买现成的肉和粮食,省得走回头路!
走了这么久,张婶的步子也慢了下来,时不时的拿手扶一下腰,她不年轻了。
“小荞,这个村子一定有我们要的猪,他们村里有一个屠夫,养了不少的猪呢!”
姜小荞看看远处若隐若现的春风镇,
“没有也没事,前面就是春风镇,实在不行我们就隔几天就去集市上买,也不耽误事。”
她是真不想走了,腿都走麻了!
姜小荞跟在张婶后面走到了那户家里有屠夫的人家,看外观就只知道这户人家家里生活挺好,还修了挺高的院墙。
张婶上前敲门,一位身材圆润的中年妇人过来开门。
果然很有行业形象!
得知他们的来意后就请他们进来喝茶歇脚,然后在带他们去后院挑猪,看得出她对上门来买猪的人很有经验了。
姜小荞到后院一看,确实养了不少的猪,在一个村只有一两户养猪而且都是养一两只的情况下,他们家在后院养了大大小小十来只猪!
可以算得上这个时代的养殖专业户。
这个时代的猪养不了太肥,按一只猪两百斤算,一只成年猪值二两银子左右,十只就是二十两,这户人家在村里肯定不得了。
张婶和姜小荞边看,妇人就跟在他们身边边介绍,
“我家的猪吃的都是山上割回来的猪草,这里的卫生我们也是收拾的干干净净,你们就放心买放心吃。”
姜小荞听的心里暗暗点头,就她自己进门来看见的都和这妇人说的一样,他们家养猪确实有一套。
很快张婶就挑中了一只猪,“这只猪眼睛精神饱满四肢整齐,哼唧的声音也大,养的确实不错,小荞你觉得呢?”
姜小荞对这些不太懂,就都听张婶的,
“张婶选的不会错!”
妇人家男人还在集市上出摊没有回来,但是价格这些她都知道,完全可以做主,姜小荞确定要后她就出门喊了两个人一起给猪称重。
猪是一百九十五斤,集市上猪肉是卖的十五文一斤,但是不是所有部位都能卖到这个价,平均下来集市上的行情差不多是十二文一斤左右。
而毛猪的价格只会更便宜,还有好些猪血骨头这些重称又卖不上价的,最后两方商定的价格是九文钱一斤,一共是一千七百五十五文,张婶觉得贵了,非要妇人抹零头,妇人自然是不愿意,两人讨价还价的最后的成交价是一千七百四十文。
姜小荞交了五百文的定金,猪第二天让他们杀好后送到家里过秤无误后在付剩余的钱。
推迟妇人留饭的好意,两人又重新上路,准备去到春风镇吃午饭,不然怕是赶不上回程的牛车,姜小荞是绝对不想再靠两条腿走回家的!
两人顶着大太阳赶在午时到达了春风镇。
姜小荞带着张婶去吃了齐恒带她吃过的那家面摊,不出意外的也得到了张婶的好评!
等姜小荞说这是齐恒也喜欢吃的后,张婶嘴里就没离过齐恒,
“恒小子从小就爱吃面,他身体不好,吃其他的都不如吃面有汤有水。”
“他的真的从小就懂事有贴心,小梅辛苦劳作回家,恒小子总是第一时间给倒水,说一句母亲辛苦了。”
“小时候他喝药就和吃饭一样,但是不管是多苦的药他都是自己拿起就喝,从不用小梅哄小梅劝,皱着眉也要把药喝的一滴不剩!”
“平时小梅出门做事,恒小子就乖乖的在家呆着,从来不用小梅操心,我们都说恒小子是回来报小梅前世的恩情,不然哪会这么懂事。”
“哪像我家那几个,明显就是来讨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