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围在饭桌旁,李双双手里端着米饭,脸上的笑容从未停过:“老头子,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定居在县城了。你知道吗?这是我这辈子都不敢想的事。”
回想住在村里茅草屋,窗户漏风且不说,这一到下雨天就四处漏雨。
最重要的是,在庄稼地里劳苦了大半辈子,攒下来的几两银子,也都给大川看腿了。
可自从搬到县城,除了大川外,一家人都有了活计。
二河在县城做瓦工,一个月赚五两银子。
张老汉在酒楼倒泔水,一个月赚得少一点,也还有二两银子。
周周在谢府做陪读,一个月谢府给五两银子。她还也跟着徐郎中做面膏,也赚了不少的钱。
现在面馆要回来了,而李双双自己也小有收入,按照目前的情况,一个月挣十两银子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个月下来,全家收入就有二十多两银子,足够在县城站稳脚跟了。
张老汉挠了挠头,傻傻地笑着:“谁说不是呢?当了一辈子的农户,在县城落脚,还真是有点不习惯呢。”
“瞅你那傻样!”
李双双瞅了张老汉一眼,眼里透着嫌弃,可心里还是开心。
林周周放下手中的小碗,看着眼前的爷爷奶奶,笑嘻嘻地说道:“周周会好好念书,会好好赚钱,挣好多好多的钱。到时候我们一家人,都可以在县城好好生活下去了。”
李双双摸了摸小家伙的头,眼眸微湿:“有你这句话就足够了,可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谁说不是呢?”可看到周周乖巧的样子,张老汉满眼心疼,叹息一声:“都怪姓冯的泼妇,明明这么好的一个孩子,就这样给抛弃了,真不是个东西!”
林周周假装不予理会,拿起桌子上的碗,埋头大口大口吃着白米饭。
与此同时,上双村。
几个人围在树下闲扯,手里捧着大把大把的瓜子,不一会儿地上就有了一大堆瓜子皮。
“自林周周被老张家捡回去,这老张家的福运就一直没断过。这不?听我儿子说,这张家大儿子腿有了好消息,二儿子也在城里做了瓦工,李双双也开了面馆,就连被冯双双称为小灾星的林周周,也在县城里跟着徐郎中,研制了一款面膏,在县城卖得可好了。听说这款面膏,要一两银子一盒呢?”
“什么面膏?要一两银子一盒,这不是明摆着抢钱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金子做的。你看我们种庄稼,一年遇上好收成,也才至多赚五两银子。”
“谁说不是呢?想必现在冯小花,肯定后悔死了。有个这么会赚钱的闺女,放谁家谁能不爱。”
恰巧这个时候,从地里刚回来的冯小花,听到他们交谈甚欢。
笑着打招呼道:“王妈,李婶,都在这闲谝这呢?”
很显然,冯小花根本就没听到,那些人对她的议论。
王妈率先开口,好奇地问道:“小花啊,你知不知道,你们家周周现在可是个小福星,现在老张家都搬到城里了,日子过得可红火了。”
闻言,冯小花僵硬地笑了笑,可还是套近乎地问道:“王妈,这话怎么说?”
说得云里雾里的,她也想知道这个小灾星,究竟是有什么能力,能让老张家日子过得红火。
王妈也没有隐瞒,将老张家在县城的事情,告诉了冯小花。
“你说你这女儿会赚钱,你当初干嘛送她走啊?要是现在还留着,那不得银子拿到手软。”
冯小花叹息了一声,也跟着说道:“谁知道呢?或许是这个小丫头命好,现在能赚钱了,也说不定呢?”
面上虽表情柔和,可心底里早已经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