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经历过长时间的困惑和思考,写出来的写作技巧其实没啥意思。
我经常跟人说,写作得学套路,得去模仿,把套路吃透。
但光理解套路的核心还不够,那只是让你站在了一个跟有天赋的人差不多的起跑线上。
有人觉得,我写的东西只对那些精品作者有用,其实不是这样的。
你懂了这些,可能还不是顶尖作家,但只要你沿着这个方向走。
这些东西能陪你走到写作的最后。
说回写作本身,大部分人其实是靠直觉来写作的,就像我们小时候,有的孩子说话说不清楚,有的孩子就能说得特别明白。
这就是把心里的感受,用理性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天赋。
语言和文字一样,有天赋的人不用练,没天赋的就得后天努力。
我呢,算是写作天赋最差的那批人之一。
我觉得社会上大部分人,天赋都比我高。
提高表达能力这事儿,其实没有固定的方法。
特别是在刚开始练的时候,一个人的经历、热情……
这些潜意识里的东西怎么改变你,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难掌握。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你得不停地琢磨、不停地思考,不断地改变和塑造你的思维方式。
所以,我觉得写作刚开始的时候,怎么讨论都是有好处的。
你可以模仿各种套路,也可以因为别人的鼓励就拼命地写。
这些都是好事,哪怕别人鼓励你的话不那么靠谱,只要你写了,就是积极的。
我挺喜欢网文圈的争论的。
争论能让人思考,思考才能找到真理。
但我觉得,那种‘这样写就一定对’的说法,肯定是不对的。
但如果他的话能鼓励扑街继续写,那又是好事。
在写作刚开始的时候,能鼓励你继续写的动力,比那些还不完善的初级理论更重要。
而且,网文圈的理论现在还没成型。
如果我们希望将来能有个靠谱的理论体系,那争论是少不了的。
争论中才能达成共识,才能出现大家都懂的一些说法。
比如‘扮猪吃老虎’,现在一说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还有‘黄金三章’,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但一说出来,大家也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样的争论,对将来建立靠谱的理论体系是有好处的。
我很看不起那些科班的学术理论。
网文圈的争论,至少能指个方向,就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所有的理论都得在写作中实践,经过衡量之后,再不断地印证和修改。
这样的理论,才是实事求是的。
那些不能在实践中衡量的所谓学术,才是可怕的。
我不站队,我觉得争论是好事,大家尽管争。
另一方面,我也想告诉写作的扑街们,写作进步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如果你没有那种一点就通的天赋,那你就得通过各种努力,积累包括套路在内的各种写作元素。
积累到一定程度,你需要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
这个过程细节上会有微调,因为感性和潜意识在这里起很大作用。
有时候你写作顺利的时候,对某个写作方法的理解突然就突破了。
如果你不是我这种纯理性的人,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这是怎么来的。
但不管怎么样,理性方面的主线大概就是这样的。
因为创作过程中,感性的力量很重要。
所以很多时候,对大部分创作者来说,鼓励有时候比理论还重要。”
林婉儿和雷小燕都认真听完了,若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