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五十七章 这里是港城不是内地,消费者要什么就造什么(2/2)

打好底子,播下种子。

成立金属材料研究部。

该部门是陈海峰为远大钢铁厂的技术发展,做出的第一步前瞻准备。

船用特种钢技术领先于其他国家,但这种领先能够持续多久?

而且一家钢铁厂,不能只有一项独家专利技术。

要可持续性地

扩大规模,掌握的专利技术数量必须要多。

说罢,陈海峰拿起谢军华桌上的记事本和笔记。

翻到空白页,写了一系列的设备名称和材料名称。

明天开始,谢军华全面负责采购事情。

采购陈海峰需要的各类型机器。

这方面的资金,从陈海峰的分红里面扣。

过去的几天里,陈海峰一分钟都没有闲着。

亲自走访了几家港城小有名气的机械公司。

这些在港城颇为有名的机械公司,整体情况很是一般。

技术方面和设备方面,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的工厂设备不错,却缺乏足够的技术人才。

经过一番比较,陈海峰暂时放弃收购机械厂的想法。

不是不收购,先缓一缓。

自力更生自己培养技术人才。

没有人才,空有机械厂,照样一事无成。

……

“各位,今天我们讲摩托车的排量问题。”

几天后的晚上,陈海峰像是老师一样,拿着粉笔站在黑板前。

面前或蹲或坐,十几个技术工人一眨不眨地看着黑板内容。

张君手里拿着纸和笔,将陈海峰的话全部记录下来。

黑板写着市面几种主流摩托车排量数据。

“大家辛苦这

么久,也上了这么长时间的课,都清楚我要做的摩托车,是远超岛国各类摩托车的新车。”

“这些摩托车型号中,这辆的排量最大,达到了125。”

“但是在我眼中,这种排量的摩托车,只能算是轻型摩托车。”

“我们要做的是增加排量,做更好的摩托车。”

七十年代初一直到九十年,包括港城在内的四个地区和国家,被人冠以经济四小龙的称号。

生活在经济一片大好的环境下,当地人的购物欲望水涨船高。

敢花钱,肯花钱。

愿意为各种新产品买单。

除了遍布港城的各家企业生意红红火火,社团的收入也跟着一块发达。

经济局面大好的背后,不可避免的滋生了奢靡消费。

开豪车,买名表,购置游艇豪宅。

同时,港城还有着大量沉迷于享乐的年轻人。

对于各种能够带来刺激,带来炫酷感觉的新奇商品,他们都会争相购买。

接下来的摩托车研究中,陈海峰需要众人改变观念。

记住这里是港城,不是内地!

技术人员有时候和销售人员一样,都要拥有了解市场需求的锐利目光。

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有针对的进行生产制造。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