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6章 禁止走私(1/2)

但是吧,朱吾适不是什么技术型人才。

现在的大明能不能建造出横跨黄河,可以使用百年以上的桥梁,朱吾适不知道。

他能做的,就是从网上搜集各种资料,然后扔给老六的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

能不能研究明白,就看他们的了。

朱吾适不生产知识,他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除了修桥铺路,剩下的就全民搞生产了。

大明的产品在欧洲非常的畅销。

已经不仅限于瓷器布匹丝绸茶叶这些东西了。

只要是欧洲没有的,一说是大明来的,都会很受欢迎。

既然能赚外汇,朱吾适肯定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的。

如今大明江南一带各种纺纱厂遍地开花。

朱吾适也不介意百姓们跟着发财,但是有个要求,货物质量要有保证。

不能坏了大明的名声。

大明的商品价格昂贵,这个算是好名声。

毕竟贵往往也代表着好。

要是价格贵,质量差的帽子戴上去,那可就很难摘下去了。

为此,朱吾适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外贸部门。

所有出口的货物,都要外贸部严格把关,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产品一律不得出海。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促进创新。

没有人希望自已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商品,最后只能砸在手里。

那就要求自已要严把质量关。

在质量不拉垮的情况下,每节省一分成本,就多赚一分。

可别小看这一分。

生产效率的提高,靠的就是这种想要节省一分钱的心态。

卷,都给我往死里卷,不卷怎么赚钱呢。

这个卷跟现代社会的卷还不一样。

现代社会大部分人卷来卷去的,只能落下一身病,想要致富是很难的。

当然了,卷来卷去,饿死的概率也是非常低的。

大明的卷,是真的能看到未来的。

因为每年只有一趟,所以欧洲那边对大明商品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以大明的生产力,远远没有饱和。

市场不饱和,才有发展前景,卷起来才能看到希望。

随着欧洲大量的财富涌入大明。

朱元璋虽然还没有解除海禁,但是基本也是形同虚设了。

近海捕捞是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只有跟欧洲搞外贸的,才会严格把控。

首先是为了收税,再一个也是怕有些投机倒把分子搞一些残次品偷偷运到欧洲。

人家欧洲人可不管你是不是走私,人家就知道,你大明的商品质量不行。

所以每到冬季,海上就会有朝廷的巡逻队去抓走私。

说是抓走私,不如说是救人。

目前往来往于大明与欧洲之间的商人,多是江南这边的商人。

而且大部分都是那些之前就一直在搞走私的,他们本身就有航海经验,虽然大多也就是去个东南亚。

这些人有经验,也有钱。

现在反而不搞走私了。

因为他们知道在茫茫大海上有多危险,跟着大部队一起走,出事儿了还有个照应。

就算不小心船沉了,起码人也能被打捞上来。

如今搞走私的,都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眼皮子还特别浅的。

让他们加入江南商会,他们又不乐意交税。

还总觉得自已实力不如商会里的其他人,会不会被欺负啥的。

想得太多了,干脆就不加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