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真此次东迁,规模之大令人咋舌,他几乎将神州的所有精锐部队尽数带走,只给朱宣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常备兵团。
这些士兵们在神州这片土地上平静地生活了十数年之久,曾经的战斗技巧早已生疏,甚至有些人都快遗忘如何正确使用手中的兵器,更别提摆出精妙的战阵了。
正因如此,朱宣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操练这些士兵。
可惜的是,从开始训练到现在,仅仅过去了不到四个月的短暂时光,这样一支仓促组建、尚未形成强大战斗力的军队,其真正实力究竟能有几何呢?
在朱覃眼中,父亲朱宣决定主动出兵迎击秦军之举,简直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寻死路。
“有些事情,总得有人挺身而出!别担心,那阎元珣若想取走老夫这条性命,可没那么容易!”
就在此时,朱宣身上突然爆发出一种与往日截然不同的豪迈气概。
此刻的他,不再像是那个已至暮年、双鬓染霜的老者,反倒恰似当年初登沙场、崭露头角之际那般意气风发、壮志凌云。
“父亲……您一定要多加保重啊!”
望着眼前雄心勃勃的父亲,身为儿子的朱覃心中满是忧虑,但也清楚朱宣已然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
次日,阳光洒落在神都城中,给这座古老的城池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朱宣身着甲胄,英姿飒爽地站在校场上,身后是一支士气高昂、整装待发的大军。
士兵们整齐划一地排列着,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寒光,仿佛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与此同时,在城门口,太常彭睿正一脸忧虑地送别朱覃。
他紧紧握着朱覃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永甫,你明明清楚此次出征几乎毫无胜算可言,为何还要执意跟随朱伯父一同前往呢?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呀!”
彭睿眉头紧皱,眼中满是不解之色。
在他看来,如果说朱宣选择为国捐躯是出于对晋国的赤胆忠心和报效之情,那么朱覃的举动就着实令人费解了。
毕竟他们这批出身名门望族的二代子弟,向来都是将家族利益置于首位,对于晋国的忠诚度远远比不上自身家族的荣辱兴衰。
尤其是朱覃,身为四大家族新任族长中的杰出人物,更是深谙其中的利害关系。
然而如今,朱老将军已然下定决心要为国浴血奋战,直至马革裹尸,以尽最后一份力量。
而朱覃竟然也毫不犹豫地作出了相同的抉择,这实在是让彭睿百思不得其解。
此时,难道不应该首先确保自身的性命安全,守护好家族血脉,以便日后能够继续在朝堂之上翻云覆雨、左右局势吗?
倘若失去了朱宣和朱覃这两根顶梁柱,朱家又凭借什么资本来维持其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