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章 末位淘汰(2/2)

一听自己的好大儿要替胡惟庸说话,老朱当场就要憋不住火气,朱标赶忙安抚道。

\"爹你先别着急,儿不是想替胡惟庸讲情,而是他所说之话确实是大明朝的问题所在,如果朝廷一味的压榨百姓,那么百姓会揭竿而起,但如果朝廷一味的苛责官员,那么这些官员终有一天会和朝廷离心离德,甚至于往后变本加厉的贪污。\"

\"所以儿想实行高薪养廉,调动官员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制定更为严苛的律法,还有末位淘汰的机制。\"

明初正一品的月俸米为八十七石。

从一品的月俸米为七十四石。

正二品的月俸米为六十一石。

从二品的月俸米为四十八石。

这个俸禄标准比以前历朝历代都要低出不少,但也足够满足大臣们的开销,可大明这一标准被老朱定为永制,也就是不管民间或者大明财政如何发展,如何繁荣,这些官员的俸禄都不会增加。

这要是放在朱标后世,生产力快速发展,货币迅速贬值,这些官员真的是要去沿街乞讨,才能养活一家人。

而且老朱还喜欢用俸禄以米折钞,还可能以钞折布,有时甚至折为胡椒苏木等物,每种折算的比例均偏低,使得官吏实际到手的收入微乎其微。

也就是朱标的几项新策,把大明的财政危机给解除了,要不然这些官员俸禄只会更低,走向贪污的官吏也会更多。

朱元璋满脸诧异,\"这末位淘汰的机制是个什么东西!?\"

朱标心中暗道,底层百姓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不易,大明这个时代的人们为了一口吃食,面朝黄土背朝天,后世的牛马又被职场的996,末位淘汰的机制压榨。

可谓是盛世的牛马,乱世的储备粮!

朱标摇了摇头,把放飞的思绪收回,对着老朱说道。

\"末位淘汰的机制就是一种对官员的筛选政策,朝廷每年对全国各地的官员进行一次审查,从管理区域中的税收,新增人口,百姓的名声中去判断一个官员是否合格,全国进行对比,没有达到朝廷标准的官员就罢免官职!\"

其实明初就有这种制度,各个地方县学中的秀才每年都要面临严格的考核,冬天进行考试,如果秀才考到末等,不仅会受到体罚,还会被剥夺秀才的身份,这种“末位淘汰”的制度使得秀才们的学习压力非常大,也促使了明代学术的发展。

所以老朱听完了朱标所讲,马上就领会到其中深意。

标儿这一招不仅可以促使官员们更加卖力,还能真正的把那些没才能,光吃不干活的官员清理出朝廷,真是一举多得。

可紧接着,朱元璋就想到了朱标的高薪养廉,没有高薪,这末位淘汰的机制恐怕实行一天,大明的官员就得纷纷撂摊子。

\"标儿,你说高薪养廉,是怎么个养廉法!?\"

朱标心中早就想好,毫不犹豫的说道,\"儿打算将朝廷大臣的俸禄,改为折合银两发放,反正朝廷国库中现在不缺银子,正一品的月俸设为两千两白银,按照这个标准提高官员的俸禄。\"

按照明初粮食对白银的比例,以前八十七石粮食换算成白银也就五百多两,朱标相当于把官员的俸禄提高了四倍。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