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头,
中山国,汉昌。
公孙续一路攻掠县城,直往西面进发。
东面是张昊,南面是袁绍,公孙续此时也不敢托大在张昊、袁绍之间横跳,生怕两人先把他掐死在摇篮之中。
他的想法是一路向西,占据常山国为根基,补充了兵力后再与张昊、袁绍一较高下。
至于为什么不往北,因为北面还有徐晃的驻军。
而且,
常山国所在,有一位其父生前的勇将。
“两位叔父,你们说我亲自出面,能有把握重新获得那赵云的归心吗?”
刚拿下汉昌城,麾下兵马正在补充给养,公孙续有些忐忑地发问。
公孙纪、公孙范两人闻言,没有在第一时间答话,因为他们也不确定。
过了一会儿,公孙范安慰道:
“嗯...少将军不必多虑,我们与赵云虽然不算熟悉,但如今常山国为袁绍所据,赵云却没有为袁绍效力,想来你的机会还是不小的!”
“能否招纳赵云,一试便知!”
公孙续点点头,感叹一声。
“是啊,只有试过才知道!”
“常山国人对赵云多有信服,若是有赵云相助,我们便能很快拥有与张昊、袁绍一战的实力。”
赵云初投公孙瓒,只是常山国人推选出来的一个代表。
在常山国那些真正掌权者的眼中,相当于一个挡枪的。
但随着广宗城下那精彩绝伦的一战,赵云名声大噪,之后跟随公孙瓒又立下了不少功劳。
赵云的为人、功绩没得说,郡国中的少年纷纷对赵云推崇备至,俨然成了真正的领头人。
如果赵云有心,从战将晋升诸侯只是一句话的事。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人有时候会为名声所累,当牵连到的太多,人往往不能随心所欲做事。
张昊、袁绍抢占公孙瓒治下地盘,即使赵云对公孙瓒感到失望,但提携之恩依旧使他想亲往饶阳助战。
然而,
赵云想走,常山国的形势、常山国的人却让他走不了。
因为袁绍发兵抢占常山国,常山国的人害怕上次归附公孙瓒一事而被袁绍怨恨,有赵云这么一个高端战力在,袁绍怎么着也不敢太过放肆。
说完赵云,回到公孙续这里。
一骑快马从城外奔入城中,袁绍的结盟书信到了。
“两位叔父,袁绍想与我结盟,你们认为这盟应当结吗?”
看过手中书信,公孙续神色有些复杂。
他才上位,对于这种前一刻还是敌人,后一刻就要和好的行为不太适应。
公孙范沉思一会儿,说道:“少将军,我认为这个盟可以结,因为与其说这是结盟,倒不如说是威胁!”
“如果我们不与袁绍、甚至张昊结盟,恐怕他们会将我们先行覆灭,再决定冀州归属!”
一旁的公孙纪同样应声附和,并且作出解释。
“我也赞同与袁绍结盟,不为其他,就为被困下曲阳的严纲所部兵马。”
“袁绍想与我们结盟可以,前提是得解除下曲阳的围城之势,让我们看到他的诚意!”
“若是能与严纲汇合,我们的实力也会随之增强,对于我们来说利大于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