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门行至曹操营中传达刘协口谕后,曹操很快召来麾下文武议事。
“唉!诸位,战事陷入胶着,朝廷果然等不及了!”
“如今天子派人前来催促,我等为之奈何?”
曹操坐在营帐中的主位上,疲惫地揉着太阳穴。
战事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他也很忧虑啊,但这是派人来催就能解决的吗?
要知道,
自他与徐荣对峙以来,任他们一方智计百出,对岸的徐荣要么岿然不动,要么见招拆招。
无论曹操是想巧取还是强渡,徐荣都牢牢死守在黄河北岸,就是不放曹操的一兵一卒过河。
纵使曹操卖出破绽吸引徐荣主动来攻,徐荣也根本不在意。
“唉!徐荣啊徐荣...”
“当年的荥阳之战就是徐荣,如今阻我大军过河的也是徐荣,莫非这徐荣真是我曹操的一生之敌?”
曹操目光幽幽地自我怀疑起来。
一想起徐荣就想起了当年荥阳一战的惨败,那是他生平第一次遭遇大败,印象之深刻,宛如记忆犹新。
这时,
在帐中众人沉默半晌后,郭嘉第一个说道:
“启禀明公,对岸的徐荣也明显知道这一仗对于双方来说何为胜利,故而才一直凭借地利采取守势!”
“在嘉看来,我军与其相持已有月余,既然无法渡过黄河威胁魏郡,不如先将目光跳出两岸,放眼整个天下!”
曹操闻言看向郭嘉,若有所思地问道:“那奉孝你的意思是?”
郭嘉用手指向舆图上袁术所在的位置,说道:“明公,张昊在北面称帝是对朝廷不敬,那在南面称帝的袁术就不是了吗?”
“听闻青州的袁谭在东郡已经与张昊交过手了,袁军败绩。”
“既然我军与袁军都无法在北面取得显着的胜利,何不将目光投到南面?”
“先将袁术击败,再凭借南面取得的胜利争取时间,之后集数州之力北伐张昊。”
曹操听后陷入沉思。
道理是这个道理,如今南北两面的战局都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如果能从某个区域开始打破平衡,便能达到以点破面的效果。
可各个区域投入的力量似乎都达到饱和了,又该如何打破这种平衡呢?
突然,
曹操脑海中灵光一现,抬眼看向郭嘉。
却见郭嘉此时也双眼含笑地看着曹操。
“奉孝!”
“明公。”
“是荆州的刘表!”
曹操说出了郭嘉心中的答案。
郭嘉笑着点头,同时回道:
“正是刘表!”
“朝廷诏四方州牧、太守征讨伪帝袁术,刘表却只让寄居南阳的张绣出兵。”
“张绣出兵也是出的西凉兵,跟他刘表的荆州兵有什么关系?”
“这岂不是在糊弄天子?”
“现如今我军为徐荣所阻,天子想催促明公您尽快取得胜利,那为何不也催促催促荆州的刘表呢?”
曹操心中盘算着天下形势,随后双眼微眯,嘴角浮起一抹浅笑。
“奉孝所言甚是!”
“听闻刘表在荆州时竟公然祭祀天地,如今又以张绣兵进汝南为幌子,这头老犬倒是想了个好法子!”
“诸位说说他刘表究竟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