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5章 子姓孤竹女(2/2)

这个事情,如果民正大人的儿子,工正大人的弟弟,到时候给帮自己说一句话,这事情就算成了一半。

所以,当甘叔涯的仆人提起采风大会的时候,子壮立刻就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子壮也不是傻瓜,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而已。

那仆人虽然信誓旦旦说是自己的主意,但显然是受了甘叔涯的授意,然后才私下找到子壮商量此事。否则的话,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怎么舍得拿这么多的飞羽贝出来。

甘叔涯不出面,无非是有备无患,方便事情败露后迅速切割而已。

所以即使子壮对这采风的事情一窍不通,但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但为了把这事情办好,不至于到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到时候反而让自己出了丑,子壮这才不得已请教小主一些采风的知识。

这也是他向小主请教,需要她帮忙的第二个问题。

……

果然没有让子壮失望,对于这初姑娘的来历,孟赢雀果然是知道一点点。

虽然仅仅是一点点,但也让子壮受益良多。

“那初姑娘的名讳,我在国都的时候的确听说过。在高门大户的君子淑女之间,她的确有一点点名气。”

呃,子壮心中暗暗得意,自己果然没有猜错。

如果是藉藉无名之辈,又怎么可能让蒲伯文和甘叔涯如此地趋之若鹜。

“不过,她其实不是宋国人,而应该是孤竹国人,据说还是孤竹国的公族之女呢。听说她和宋国的公子兹甫(即后来的宋襄公)私交甚笃,所以才经常在宋国宫廷逗留。公子兹甫素有仁义之名,又是宋国国君的嫡子,日后必定会继承国君之位。如果说公卿贵族对这初姑娘另眼相看,恐怕多半也是冲着公子兹甫的面子而已。不过,我毕竟没有亲眼见过这初姑娘,至于她的品性如何,我实在是一无所知。”

小主轻描淡写告诉子壮,脸上多了一丝丝的落寞。

她在国都内因为有“克夫“的恶名,众人唯恐避之不及,其实已经很少有机会参加这些贵族子女的聚会了。

所以即使知道这初姑娘曾经去过钟吾国都,但也没有机会与她相识相交。

“仁义之名?孤竹国?子姓孤竹国?”

子壮一脸的古怪,“是黄河以北,燕山以南的那个子姓孤竹国?”

子壮的祖父曾经告诉过他,武王灭商以前,商王朝有几个小有名气的子姓诸侯国,也就是商纣王的子姓同宗国

箕子国、微子国,还有孤竹国。

武王兴兵灭商的时候,箕子因政见不同而被商王软禁在府中,微子叛国通敌,孤竹国虽然说是隔岸观火,但公族中的伯夷、叔齐早就投靠了武王。

大商国大厦将倾之时,唯有以飞廉、恶来为首的赢姓夷人贵族浴血奋战,但终归也没有改变商国灭亡的命运。

商亡以后,箕子还算是有点廉耻之心,没脸再呆在中原,于是带领部分族人远遁北疆,创立了朝鲜箕子国。

叛国通敌的微子本以为会得到商王的重用,结果却大失所望,仅仅保住了子爵的封国而已。但他“知耻而后勇”,周公东征的时候,他对周王室忠心耿耿,大效犬马之劳,终于把商纣王的嫡系子孙斩杀殆尽,才得以封疆公爵宋国。

孤竹国则一直偏居燕山以南,黄河以北,自生自灭,很少和中原华夏诸国有往来。

现在子壮听孟赢雀提起“素有仁义之名”的宋国公子兹甫,再想起祖父给自己讲过的陈年旧事,还有混子大锤那“夷矛宋马“的戏谑之语,难免会一脸的古怪。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