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赵贞吉依旧不买账,直接问道:“陛下说要任命吏部尚书,臣想问问,首辅兼领吏部,要多长时间?”
朱载坖说道:“朕找到合适人选之后,自然会任命吏部尚书的。”
这下把赵贞吉给整无语了,朱载坖这算是以皇帝之尊出来给高拱背了书,即便是科道的那些官员们再怎么上疏,朱载坖和高拱都不为所动,而且很快这些言官就不敢炸刺了,因为朱载坖应吏部左侍郎沈鲤的奏请,决定再次举行大计,对于大明内外官员进行考核,由吏部和都察院负责组织。
同时内阁首辅高拱总领其事,这下这帮言官们一下子不说话了,因为大计可不是说着玩的,黜退官员,永不叙用,不是其他的贬谪,为了自己的仕途,这帮言官还是主动闭嘴了。
朱载坖也在和内阁、相关的部院商量这次大计的事情,朱载坖认为,上一次的大计,主要是为了裁汰朝廷中的昏官、庸官,这次的大计主要是针对朝廷新政的执行力度问题,将那些执行朝廷新政不力的官员予以黜退,督促各级官员对于朝廷新政的执行力度。
同时要对于朝廷各衙门的账目予以审计,这方面由户部和都察院负责,之前提督钞关鄢懋卿和总理盐政王国光上疏,要求在朝廷账目中实行连环四柱账目法,以杜绝贪污等情形。
与传统的四柱账目不同,新的账目实施进、缴、存、该四个部分,按照鄢懋卿、王国光的奏疏所陈奏的,使用这种新式记账法:“其妙处在一收一付,一该一存。凡货物出入,经我手者,必有来历去处。我该即彼存,彼该即我存;我收即彼付,彼收即我付;无彼我之可指者,如买物,则物该银款,银款存某物,所谓连环也。朝廷审计时,所该必与所存相符,如有不符,即是错误,即查明更正。”
改变了朝廷过去使用流水账,不易审计,小吏从中作弊的情形,朱载坖在和内阁户部商量之后,决定在大明朝廷内斗使用这种连环四柱账目,这次大计,也是朝廷第一次将审计引入大计中,之前大明朝廷的审计一般发生在官员离任上任时,但是这次朱载坖将审计也加入对官员的大计之中,由户部审核天下各布政使司藩库的账目,各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审核下辖州县的账目。
而都察院则负责审核户部和朝廷各部院的账目,同时对于地方账目有疑问的,都察院和其派出外差的巡按御史,也可以对这些州县的账目予以立即调阅审核,发现不对的,都察院予以立刻纠劾。
当然,新式的记账办法的推广不是那么简单的,朱载坖首先命令国子监算学科增加招收的生员人数,从一年招收四百人增加到八百人,现在国子监算学可是热门专业,算学毕业的生员,可以直接被授予流外一等吏员,只需要等待考满之后参加吏部组织的吏员考选就行了,而且有国子算学出身的吏员,很容易就通过考选,从流外经制吏专为流内官,而且一旦转为流内官,就可以调任户部、甚至都察院审计司这样的实权衙门,出路非常之好,所以报考人数非常之多。
除了增加国子算学的招生人员之外,朱载坖还要去鄢懋卿、王国光等人组织编写教材,教授朝廷内部的吏员学会新式记账法,全面推开新式记账法。
而借着这次大计,朱载坖也在进行官员们的调整,朱载坖首先调整的就是总督河漕衙门,现在高家堰筑成,剩下的就是继续加固地方,而朱载坖担心的黄河河南段频繁的出现各种水患,所以朱载坖将原本的总督河漕衙门分开,还是分为总督河道和总督漕运衙门。
潘季驯以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总督河道,驻节开封,负责黄河河南段的治理,朱衡以工部尚书总督漕运,驻节淮安,负责运河相关事务。
同时经由张居正的密疏推荐,任命原巡抚河南右副都御史郭朝宾为工部尚书,这位也是心学门徒,和徐阶、李春芳、赵贞吉都关系非常之紧密。除了这些事情之外,朱载坖还在思考内阁的权限问题。
现在的内阁是大小庶务,无所不管,权力是非常之大的,不管首辅是否兼领吏部,现在内阁已经是势压六部了,成为了六部的上级,朱载坖认为这无可厚非,内阁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没有权力可不行,但是朱载坖对于内阁权力的过于宽泛,还是有些看法的。
朱载坖认为应该对于内阁的权限做一些限制,主要是有关军务的事情,朱载坖认为不应该由内阁决定,这是皇帝最重要的权力之一,绝对不能落于他人之手,同时朱载坖对于现在大明的指挥体系也是极为不满的。
在现行体系下,从兵备道到督抚然后是兵部,最后到内阁,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由文臣主导的指挥体系,无论是勋臣武将,还是作为大明最高军事机关的五军都督府,都已经被排除在了这个指挥体系之外,大明的军政,完全由这些文官们把持了,这是朱载坖所不能容忍了。
之前朱载坖故意将清理军籍的事情交给了五军都督府,就是为了开始恢复五军都督府的权力,为重新组建大明的指挥体系做准备。
但是朱载坖现在需要一个引子,作为开启改革的借口。
谭纶和戚继光很快为朱载坖提供了这个借口,新任兵部尚书总督蓟辽大宁等处军务事谭纶上疏,陈述有关土蛮部的相关事情,现在由于打来孙去世,其继任者图们汗在土蛮部缺乏威望,不能够统御土蛮诸部,现在土蛮已经是各自为战了,这些小部落经常袭扰大明,还有兀良哈部花当之曾孙,革兰台之子董狐狸,也寇边犯境,袭扰蓟镇、大宁,谭纶请求官军出塞击敌,反击土蛮和兀良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