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宁见状,冷笑一声,向门口的侍卫打了个手势。只见那侍卫手中的长剑如离弦之箭般飞入大殿,稳稳落在瞿宁手中。
这一幕让在场的人都惊了一跳,但当他们看到是瞿宁接住了剑,紧张的心情立刻放松下来。
“漕运对整个大炎至关重要,我们怎能眼睁睁看着国家衰败?”瞿宁一边把玩着手中的利剑,一边慷慨激昂地说,“身为大炎的官员,应该为国分忧,树立榜样。”
常春盛心里叫苦不迭,心想着你讲你的道理就好,何必手里还握着一把剑呢?但他还是强颜欢笑,连声附和:“对对对,我完全同意翟宁将军的话。”
说着,他颤抖着从袖中取出一叠银票,数了又数,最后带着万分不舍将它们放在桌上。
“都在这儿了!”他的声音几乎哽咽。
小太监高声宣布:“常大人捐出三万两白银!”
“常大人真是位爱国民的好官啊。”瞿宁拍了拍常春盛的肩膀,尽管后者脸上满是苦涩。瞿宁心中暗自冷笑,这老狐狸身上就有如此巨款,可见其家财丰厚。
目光扫过,金銮殿内文武百官不下百人,每人若能捐出一万两,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宰相大人,现在轮到您了。”瞿宁的目光转向了刘延,这位与王怀关系密切的大臣。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瞿宁绝不会轻易放过他。
“我也只有三万两。”刘延丢下一摞银票,转身欲走。
“宰相大人,在朝中地位崇高,更应多为国家出力。”瞿宁笑道。
“真的只有这么多了。”刘延眼皮直跳,恨不得立刻制服这个嚣张的年轻人,可他知道自己的实力远不及对方。
瞿宁怎会轻易罢休,想到刘延与王怀过去的种种勾当,便更加坚定了决心。
“刘大人,您太过谦虚了,作为宰辅,理应为大炎多做考虑。”
刘延脸色铁青,深知瞿宁此举意在立威,不愿成为下一个牺牲品。经过一番权衡,他决定破财免灾。
“好吧,我再捐二万两,不过我现在身上只有一万两银票。”刘延咬牙切齿地补充道。
刘延愁眉苦脸地说:“没问题,把信物给我吧,我让人去你家取。”
瞿宁温和地回应,仿佛理解刘延的难处。刘延几乎要哭出来,形势逼人,他无奈地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递给瞿宁。瞿宁没有多话,立即将玉佩交给一名小太监去办事。
“翟宁将军,现在记五万两还是四万两?”负责记录的小太监小心翼翼地问。
“你糊涂了吗?”瞿宁严厉地斥责,同时给了他一记轻拍,“宰相大人已经说好了是五万两,怎么会有人不认账呢?”
“你看不到我已经派人去取剩余的了吗?”瞿宁补充道,语气稍微缓和,“先记下四万两,等剩下的到了再补上那一万两就好。”
小太监委屈地低下头,在账簿上写下了四万两,不敢再多看瞿宁一眼。
“宰相大人,请别介意,即使是亲兄弟之间也得明算账。等银子送来后,我们再补上就是了。”瞿宁转向刘延,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
“没关系,没关系。”刘延此刻最不想见到的就是瞿宁的笑容,他挥了挥手,匆匆回到自己的位置。
瞿宁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在群臣中游走,众大臣见状纷纷低头,生怕被选中。
“刑部尚书崔大人,您是否也愿意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呢?”瞿宁点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