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所料。”
他内心暗道,尽管两人只隔一墙之距,但自回京以来,缙王从未主动踏足这片熟悉的土地半步。
反之,他自身亦未有踏入缙王府大门半步,这种父子间的隔阂与疏远,早已成为了京城里无人不知的秘密。
唯有皇城之上,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仍旧心存幻想,试图编织出一场父子和解的温馨美梦。
缙王的面容沉静下来,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沉声启齿:“我正考虑上书朝廷,提议册立世子。”
萧宴的眉梢轻轻一挑,眼中闪烁着寒光。
无需任何提示,他也明白,缙王心中所考虑册立的世子人选,绝无可能是自己。
按照常理,王府中但凡有嫡长子存在,在其年满十岁之后,便应着手提出册立世子的请求。
然而,当萧宴年岁已至,缙王却迟迟没有动作,未曾提及此事。
即便皇帝也曾含蓄提醒,缙王依然固执己见,皇帝也不便过度干涉,最终使得缙王府世子之位长期悬空。
萧宴心中雪亮,缙王是想等二弟萧瑜、三弟萧瑾逐渐成长,从而促使他们与自己形成竞争,争夺世子之位。
他不禁自嘲一笑,难道自己竟如此炙手可热,值得这般筹谋布局?
“怎么,父王终于愿意为我请命了吗?”
萧宴摆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嘴角勾勒出一丝略带讥讽的笑容,“我还以为,除非等到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才会不甘不愿地提出册封之事。”
“放肆!”
缙王的眉头紧蹙,显然对萧宴这番放肆的态度感到不满。
“你自小就如此桀骜不驯,去军中历练几年,竟连最基本的礼数都抛之脑后!”
萧宴不以为然地回应:“这可不能怪我,我自幼由皇伯父抚育长大,若是父王有所不满,何不直接找皇伯父理论?”
缙王目光如刀,冷冷地瞪视着萧宴,随后自嘲地轻笑一声:“你说得对,你的确是在皇伯父的庇护下长大的。能有今日的成就,相信皇伯父也会深感安慰。”
“也正因为如此,皇伯父才会在你如此年轻的年纪就赐你俊王之位。我的意思是,既然你已是俊王,这世子之位,就没有必要再与你的弟弟们争执不休了吧。”
“父王这话可真是幽默。我之所以能成为俊王,全凭自己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而来,与缙王府有何相干?皇伯父之所以破格封我为俊王,也并非因为我身为缙王之子,这份荣耀原本就是我用血汗换来的。至于缙王世子这一虚名,我还从未听闻哪家王府,在嫡长子健在的情况下,却要为二子、三子争取册封的先例。”
萧宴斜睨着眼角,话语间毫不掩饰对自己处境的讽刺与对缙王此举的不满。
对于册立世子之事,缙王原本就没指望能得到萧宴的同意——这个性格倔强的孩子,绝不会主动放弃任何属于自己的权益。
但转念一想,考虑到萧宴在皇帝面前颇受恩宠,又与太子关系和睦,为了未来世子之路更加顺畅,缙王不得不深思熟虑,周密安排。
因此,他强压下心中的不快,决定与萧宴进行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
“阿宴,无论你是否愿意承认,流淌在你身上的血液,证明了你是我儿子的事实。不可否认,我对你的感情并不深厚,你从小过于倔强,行事又太过激进,这并非一个合格的王府继承人应有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