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扶柳,草长莺飞。
春耕结束后,地里的活儿就少了些,其他村子的人总算可松口气,便有三三两两的人聚集到一出唠家常。
除了东家长西家短外,聊得最多的就是沈家湾族学招生的事。
附近村子倒是也有些老秀才老童生开的草堂,可这些却不能跟沈氏族学比。
那是教出两位举人老爷的地方,其中还有一位是解元!
瞧瞧如今的沈族,靠着两位举人老爷,那可真是稳稳压着十里八乡一头。
沈族人便是走亲访友,那都是坐主桌,被人围着捧着的,如何不让人眼热。
这不,沈氏族学一放出对外招生的消息,不少大人带着自家孩子来报名。
并非报了名就能入学,还需通过入学考试。
好在一旦考过,便不需束修,就连书都有沈族发放,还每个月给一百个大钱买笔墨纸张,几乎不用家中再给贴补了。
因着来的人太多,将整个沈家湾挤得满满当当。
来报名的多还未启蒙的农家子,先生们主要考记性与机敏,倒也极快,一日就将所有孩子考完。
有那考上的孩子欢快地蹦蹦跳跳,在家人叮嘱往后要好好读书后,考上的孩子豪气万千道:“我肯定给爹娘挣个功名回来!”
家人便乐得合不拢嘴。
那些并未考中的个个低着头,大人却是长吁短叹。
对农家来说,读书的花销太大,没几家供得起。
也因此,能不能考入沈氏族学很大程度决定他们的孩子能不能读书。
瞧瞧沈氏族学那黛瓦白墙,多气派,多敞亮,可见读书的好了。
其实沈氏族学也是去年年底才建起来。
自沈逾白赴考后,族里便拿出银子,将族学翻修了。
冬日地里没活儿,壮劳力们都得出来帮忙,赶在年前建起来六间青砖大瓦房。
为了好看,还将墙用石灰抹白了。
如今的沈族长在族里说一不二,只一句“逾白走前交代了,族学要办大些,要从外头招生”便能堵住所有人的嘴。
沈族长也并不是给沈逾白抹黑,而是每家每户喊了一人,站在晒谷场,将族学往外招生的缘由都说了。
族里孩子都能上学了,可能考出去的又有几人?
逾白和知行是要入官场的,朝中没人与他们互相扶持,就只落得个沈守信的下场。
守信当年风光吧?十里八乡谁提起他不竖大拇指?
没用,照样被打发到兴陆县去当县令。
想要出头,就得拼了命去挣功绩,不过几年就将人熬没了。
“咱们族能出一个守信已是不易,隔了十多年才又出了个逾白和知行,无论如何得把他们举上去!往后从族学考出去的人,便是托举他们的力量。”
沈族长的话大家听得明白。
可族里所有孩子都已经入了族学,还不够吗?
不够!
只一个族,能拔尖的有几人?能考上功名的又有几人?
不如从十里八乡“掐尖儿”。
凡是从沈氏族学考出去的,便被打上了“沈氏”的烙印,往后只会站在沈逾白与沈知行的身后。
想要全部掐尖,那就得贴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