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决断的时机,如果兴帝再不下定决心要对付杨宏泰的话,那么可能就是杨宏泰要对付他了。
兴帝在其他方面多么厉害不敢说,但是在这方面却有着天生的敏锐嗅觉。
对于兴帝来说,对付起杨家比起对付九王爷要容易。当初九王爷在面对皇权之争时是主动退出的,兴帝就是对其有戒心,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他,那么多年下来也没有找到机会。
但是杨宏泰却不同,毕竟他杨宏泰只是一个外姓臣子,皇帝要想对付他,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了。
最关键的是如何善后的问题,杨宏泰不同于一般的臣子,和他有关系的权贵数不胜数。
一旦杨宏泰被清算了,那么也会造成人心不稳,很容易出现局势动荡的情况。
而且杨宏泰十分聪明,他早就在防着兴帝对他动手了,留在京城的杨家势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地方上,杨家更是掌握着一路好几个州府,这些地方是杨家的退路。
杨宏泰更是抓住了这次蒙古人南下的机会,又将他们杨家在地方上的势力扩大了很,一旦动了杨家,这些地方也必将会动乱起来。
所以要想动杨家,这些都是要计划在内的。
这一次朝廷起兵北伐收复失地,在兴帝的计划之中,也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一步。当北伐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朝廷的北伐军会实然出现在杨家人所掌握的那些地区。
而那个时候,就是朝廷要对杨家动手的时刻。
其实,不仅仅是兴帝,杨宏泰也在利用这次北伐布局。
虽然一开始杨宏泰是不同意朝廷出兵北伐的,最少也是要先将冷锋的问题给解决。可是他的权力就算再大,也抵挡不住天下大势。
如今这种局面就摆在这里,那些被蒙古人占据的地盘,如同一块块诱人的大肥肉,就是那些和他联盟的地方势力。在朝廷抛出这块肥肉时,一个都恨不得扑上去。
而且他一心想要算计的冷锋,然而并没有按照他的计划进入京城。哪怕是冷锋已经到了京城的边上,朝廷也显示了足够的诚意,但是依然不为所动。
看冷锋摆出来的阵势,他根本就没有进入京城的打算。
冷锋这种不将朝廷放在眼里的行为,也让杨宏泰认识到了,冷锋是终究有一天会和朝廷走上对立的道路。
只不过那一天什么时候到来还不清楚,冷锋这个人虽然年轻,但是就连老谋深算的杨宏泰,也看不清冷锋的底细。
这让杨宏泰不得不放弃原先的打算,先是保持和兴帝一致的步调,也改变为支持朝廷北伐收复失地。
而且杨宏泰还要借助这次北伐的机会,迅速发展军事实力。
虽然朝廷的军队他暂时还无法插手,但是完全可以自己组建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