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咋样,问我大爷去呗!
顾北习惯性的掏兜,翻出一沓大团结,数了十张递了过去。
谁该你的,还是谁欠你的啊
“婶子,过年好,孙大妈、三嫂、张大妈,过年好。”
“哟!这是我建红姐的孩子啊都这么大了,拿着,拿着,给孩子的压岁钱。”
陈小旭想要父母来京城,为了这事儿,昨天一整天,情绪都不高,李素芬这当婆婆的看着也不放心。
顾北说着,搬了把椅子,坐在了刘贝妈妈的身后。
“小北哥,过年好!”
“好,好!”
呃……
顾北来串门,不是应该跟她一块儿待着嘛,怎么跑牌场上凑热闹了
顾北一愣,确实啊!
刘贝今年23,早就是个大姑娘。
他们家以前的日子可不好过,公公婆婆都跟他们两口子过,还有个没结婚的小姑子,全家七口人,就牛大庆一个人上班赚钱。
她还有个哥哥,不过比顾北都大了好几岁,结婚后搬出去了,后来调动工作,跟着媳妇儿去了南京生活。
再说顾北这边,从家里出来,骑上自行车就奔了东城区的大院。
“好,谢您惦记着!”
扶着自行车站在前院,顾北四下看着。
“吃一个,现在这日子过得,都说改开好,那么些人发财,什么时候能轮到咱们啊工资开不出来,东西还越来越贵。”
后来他们家老大去南方,据说是做生意发了财,回到大院里别提多招摇了。
刘贝倚在门口看着,倒是觉得挺奇怪。
说着话,顾北挑帘进了里屋。
什么叫等着我啊
“婶子,我来给您拜年了!”
“多大你还能大过我去拿着。”
关键也是顾北不装,不像有的人,刚抖起来,连个四五六都不知道了,恨不能把眼珠子和鼻子都长脑瓜顶上去,也不怕下雨存水再给呛着了。
“小北,你们家的馄饨铺子还招人吗你看大妈咋样”
继续,继续聊!!
梁佐果然没说错,想要找的时下热点,都在这帮中年妇女的嘴里,瞧这才一会儿的工夫,顾北就已经记了好几张纸了。
上谁家呢
这张大妈心也是真宽,家里乱糟糟的,居然还有心思出来打牌。
张大妈不是个好打交道的,李素芬肯定不敢用这号人。
“隔壁院的,就那个钱宏家里的大丫头,都三十好几的人了,到现在要对象没对象,要工作没工作,可怎么办啊”
这是实情,李素芬是个厚道人,招了不少邻居在馄饨铺子帮忙,每个月的工资,都能顶得上壮劳力在工厂上班赚的了。
“小北哥,我都多大了,还给压岁钱呢!”
“嫂子,过年好,过年好。”
呵呵!
顾北称呼三嫂的也是个中年妇女,夫家姓牛,丈夫在家排行第三。
刘贝妈妈终于发现了不对劲儿,刚才就看见顾北写写画画的。
平时见着大院里的邻居,连句话都不说,有人跟他主动打招呼,也是哼哼哈哈的,没个囫囵话。
“能怎么办老钱大哥两口子养着呗,不过这姑娘也是可怜,去了北大荒好几年,最后落得一身的病。”
一副“我家里困难我有理”的架势。
“小北,你……干嘛呢”
刘贝家的房子是倒座房盖的,一排三间,中间的屋子给改成了堂屋,一边一个卧室,夫妻两个住一间,刘贝自己住一间。
“你哥今年没回来”
“她还算不错的呢,金鱼胡同有个周国富,他们家仨儿子当年都下乡了,一个在农村娶了媳妇儿,落户那边了,一个正好赶上山洪,命都丢在那边了,还有一个,人倒是回来,可听说……伤了那儿,娶的媳妇儿当天夜里就跑回娘家了。”
不过这个点也不错,只是得该一下,古代可没有上山下乡,可以改成戍边。
家里有闺女出嫁的,今天要招待姑爷,顾北自然不能去打扰,有的邻居,跟顾北年纪相仿,他去打扰也不合适。
“谁说不是呢,我现在每天去菜市场,脑袋都疼,就怕那猪肉一转眼又贵了两毛钱。”
顾北听了也没在意,他跟刘贝的哥哥也不熟,重生之后,更是只见过一次面。
这还拒绝不了了。
“张姐,昨个怎么又跟你们家那口子闹起来了,大过年的,孩子们都回来了,还有啥不顺心的。”
“卖给谁啊现在谁家过日子,还能缺暖瓶,真要是缺了,也是去供销社买,现在又不用票了,二万,大过年的,家里没钱,你说我能不闹心”
“拿着,压岁钱!”
听听
几个人闻言都是一脸懵,没听说过老娘们儿在一块儿扯老婆舌,一个大小伙子坐旁边听的。
等等!
这孩子该不会是……有什么毛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