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为什么反而比前世更好了呢
谁
韩三爷淡淡的一笑,接着看向了顾北:“尝尝,过年的时候,老家一个朋友给带过来的!”
嗖……啪!
《霸王别姬》都快成了陈恺歌的一块心病,原先想的简单了,总觉得《霸王别姬》像张一谋的《红高粱》那样为国争了光,就算手续上有点儿问题,上面也能网开一面。
有戏拍就代表着有补助,不用闷在厂里领一份死工资。
“她是演了林黛玉,又不是真的林黛玉,要说这茶,她还没我懂得多呢!”
开车直接到了京影厂,路上给韩三爷打了个电话,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
现在市场大环境太差,正需要陈恺歌这样有能力的导演来挽救电影产业。
现如今顾北在京影厂可是个红人。
可为了拍《霸王别姬》,陈恺歌直接选择了离职,这会儿连个单位都没有,属于社会闲散人员。
后来才明白,现在电视机的普及率还不及三年以后,人们的娱乐方式依然单调的很,而且,国内的电影市场还没烂到底,新片上映的时候,至少城市居民还是很感兴趣的。
《甲方乙方》是在年初二的时候上映的,一开始反响平平,特别是一帮号称影评人的家伙跟着裹乱,说什么低俗、庸俗、媚俗的。
李成儒确实挺感兴趣的。
顾北也总算是能好好睡一觉了。
“我也就不跟你们兜圈子了,检查是一定要写的。”
还不如顾北呢。
未来的地产狂人就位。
而且两部电影的投资也相差甚远,《大决战》的累计投资达到了6000多万,而《甲方乙方》呢
“韩总,您看……咱们厂能收留我吗”
本想着在家里好好的歇两天,结果转天陈恺歌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要知道,最近这几年,内地票房成绩最好的也就是《大决战》系列了,其中《平津战役》达到了上亿票房,但这里面含有一部分政府购票。
当时把韩三爷急的够呛,可还没等他找顾北讨主意,首周的票房成绩出来之后,直接亮瞎了所有人的眼。
嘿!
还紧张上了。
“这件事……我们领导班子研究一下吧!”
说顾北是京影厂的财神爷都不为过。
韩三爷倒是很客气,可陈恺歌却不知道该怎么接这话,以前没见过,只是听顾北说,这位在上面的关系很广。
最重要的还是光亚影业和京影厂的合作,给厂里的人提供了工作的机会。
想的多了就容易……
仅有300多万。
“行,回头我让王景华来找您!”
“老师傅,找韩总。”
“这样可不行,国家培养你们这些人才不容易,还是要留在体制内的!!”
又待了会儿,李成儒便告辞离开了。
“另外就是……陈导现在的关系在哪”
“韩总!!您看陈导这事……”
“您客气,客气!”
着什么急啊
这咋还不自信了呢
在两人来之前,韩三爷已经在心里盘算过了。
这是瞎扯淡!
他这人甭管干什么,都是很有目的性的。
赶紧拿着车钥匙溜了。
“走吧!”
上面的人现在要的是陈恺歌的一个态度,毕竟是在国际上为国争光的导演,哪怕是犯了错,处罚也不会太严厉。
最终原定45天的放映期,又被延长了半个月,最终的票房成绩达到了4200万,堪称奇迹。
“转行我能干什么啊!”
当初削尖了脑袋要往文艺圈里扎,只想着找个轻松点儿的工作,不用在车间里闷着,累得一身臭汗。
李成儒现在的状态,顾北还真担心他憋出个抑郁症来。
做生意的话,估计李成儒刚受打击,也没那个心气儿了。
“你要是想好了,就联系王景华,让她安排。”
推开门,韩三爷并没坐自己的那把金交椅,正坐在沙发上,摆弄着顾北送给他的那套茶具呢。
可谁知道……
说着,端了一杯茶放在顾北面前,随后又给陈恺歌倒了一杯。
“请进!”
“这件事……可大可小。”
人一旦没事可做,就容易胡思乱想。
“瞧你交的这些朋友,有一个算一个的,刚有点儿出息就不要媳妇儿。”
1700万!
就连顾北都得高呼“好家伙”,前世《甲方乙方》的首周票房成绩是多少,他不清楚,可最终也只收获了3600多万,成为了当年的票房冠军。
顾北刚要敲门,回头看了陈恺歌一眼。
要不然咋能直接空降过来,直接坐一把手的位置。
李成儒想了想,当年确实对表演挺感兴趣的,最重要的就是好玩儿,也曾去过京影学院的培训班,正经学过一年。
陈恺歌打了个招呼,跟在顾北身后走了进去。
呵呵!
两人停车,上楼,现在韩三爷办公室门口。
韩三爷没立刻答应,不过话说到这份上,基本上已经定局了。
陈恺歌老老实实的交检讨,然后入职京影厂,再为厂里拍几部片子,当作投名状,这样就算他迷途知返了。
至于《霸王别姬》这部戏,要在内地上映,自然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毕竟是在国外拿了大奖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