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4章 谈佛论道(二)(1/2)

一凡之前曾翻阅过一本叫《谈佛论道开悟人生》的书籍。里面教你学会如何想得开,放得下,不纠结,不浮躁。一点即通的佛学智慧,一看即懂的人生智悟。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睿智,每一句佛语都直指心性。在那里,你将=会有拨云见日的人生顿悟将会感到心灵清净,宠辱不惊,以期会慢慢找到人生的真谛。

在《谈佛论道开悟人生》中,你会发现,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人生经典故事,篇篇隽秀,字字珠玑,循循善诱,阐释佛禅智能,探讨人生哲理,让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去感悟人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拥有不平凡的人生。以佛谈人心,以道解人性,仔细阅读《谈佛论道开悟人生》,你就能平和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的修为,增长自己的人生智慧。愿佛道感悟,能够让大家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佛学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世人从佛学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佛学对世人也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佛学中有很多经典的人生哲理与智慧,这些哲理与智慧可以让人受用一生。

佛的出发点是人,阐述了世间万物的变化无常,从而悟道,回归到人的本心,从而超越现实,而证得真如,证而未证。

道的出发点是自然,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圣先贤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因此总结出人应顺从于自然,一切的法则都源于自然。自然的就是对的,自然的就是最好的,以此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外在结果看,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求得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从内在的情形讲是迥然不同的,佛从更大程度上是对自然的无奈,进而屈服投降,甚至避而不睬,从而获得内心的超脱;而道却更强调人在顺从自然的条件下去努力改造社会。例如《道德经》“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强调顺从自然之道以不争而争,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而诸如此类的话,道德经中比比皆是。所以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中都不乏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洞察人性的,得老子真谛之人。

佛道智慧,能让人在困惑无助时,愤怒而不可控时,悲伤而难自抑时,落寞而萌伤情时,对生命的一切变化,内心与外界之间的对立统一有所顿悟和释然。有了现实世界与心灵家园之间的张力,人的心灵中就有了理想驰骋的空间和不甘沉沦、自我拯救的渴望。谈佛论道,体味佛道这伟大生命智慧的含义和价值,就能够学会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三件事:出生,生活,死亡。人们不会感觉到自己的出生,会为死亡而祷告,惟独轻视了生活。其实,生活才是人生的重点所在,但仅活在世上并不值得称道,值得称道的是生活得幸福。

\"佛是灵根,道是基\"这句话通常用来描述佛教和道教的一种观点,具体含义如下:佛是灵根:这指的是佛教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成佛的潜力和内在的佛性。灵根指的是个体的潜在智慧和悟性,即每个人都有觉悟的可能性。佛教教义鼓励修行者通过修持和开发自己的灵根,实现自我觉醒和解脱。道是基:这指的是道教的观点,强调追求道的境界和实现道的道德原则。道指的是宇宙的本源和无上真理,是超越世俗的存在。道教鼓励修行者通过修持和追求道,达到与宇宙和谐共生的境界。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佛教和道教都强调个体的内在潜力和追求超越世俗的境界。佛教注重觉悟和解脱,道教注重追求道和与宇宙的和谐。虽然佛教和道教在具体的教义和修行方法上有所区别,但它们都寻求个体的内在成长和超越尘世的境界。

万宗归一是一种哲学理念,意指万物同源、归一而终。

该理念认为,尽管世间万物千差万别,表象各异,但究其本质,皆有所本,归于一体。这里的“万宗”指的是世间所有的事物和现象,“归一”则是指所有这些事物和现象最终都可以追溯到一种本质或本源。

一、万宗归一理念的核心是强调事物的统一性。世间万物虽然纷繁复杂,但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这一理念认为,无论事物如何变化,其背后都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和规律,这种联系和规律是超越表象的,是事物的本质体现。

二、万宗归一理念体现了对事物起源和本质的探索。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都试图探寻事物的本质和起源。万宗归一的理念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所有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和本质,这个起源和本质是万物的根本所在。

三、万宗归一还表达了人类对于宇宙和生命的整体认知。人类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其认知和感知都是有限的。然而,万宗归一的理念提醒我们,尽管人类的认识有限,但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就能逐渐接近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总之,万宗归一是一种深邃的哲学理念,它告诉我们世间万物虽然复杂多样,但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和统一性。这种理念提醒我们不断思考、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起源,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认知来理解世界。

一凡最早接触到的是因果论。

因果论是指,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原因和结果。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也必定是另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原因和结果是不断循环,永无休止的。

因果报应是因果论的一理解。对做了坏事的人就说会有因果报应,对做了好事的人就会说好人有好报,因果论教人向善。

因果论是佛陀智慧的结晶,是佛陀透视事物的本质而总结出来的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果论不仅仅适用于人的为善为恶,也适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

春夏秋冬是地球的一种气候变化,用因果论来说,造成地球春夏秋冬的原因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及地球的自转。这就是形成地球春夏秋冬的因,春夏秋冬就是果。由于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带给地球四季冷暖的变化及花草树木的繁殖与衰灭,这是春夏秋冬所造成的果,在这里春夏秋冬又变成了因。

佛教说因果是因缘果。就是说:我们种下了善因,不一定立即产生善报,只有等到缘份到了才能得到善报的结果。正如农民种果树有的一年开花结果,有的多年开花结果;缘是一种条件,好比我们种下一粒种子,必须给予一定的水份,肥料,温度才能结出果子。佛教对因果有分别、详尽的分析。

教用以说明一切事物联系、影响和生灭变化的基本理论之一。释迦牟尼曾驳斥了古印度“外道”所持的邪因邪果、无因有果、有因无果、无因无果等说法。深信因果是佛教徒的基本信念。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均从因缘而生,有因必有果。因又称因缘,果又称果报。因和果辗转相生,谓之因果报应。佛教的因果说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谓之“三世因果”。

一凡不知道二妹带给月儿的有关佛修的书是什么内容,在一凡看来,人生修炼大道,无外乎就三个:要么修佛,要么修魔,要么修道。

我们知道,分母极小,分子极大,这还是极大,不是无限。但只要分母趋向于0,这个数就是无限了。印度人衡量空间的基本单位用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世界抹为尘,悉能分别知其数,这就是它的语言模式。

如是之人乃能见,此诸菩萨所行道。 始求佛道一念的人所行的菩萨行菩萨道。分四个层次:

一、出离道,了生死,出三界。

二、菩提道,觉悟的人性当中觉醒过来的这条路,自己一个人走的。

三、菩萨道,不是自己觉醒在人生的大道上就好了,要怎么样子带领大众走上菩提道。除了菩提道以外,还有眷属世间与器世间要做。但是这个菩萨道在做法,通常是一对一的。

四、普贤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佛乘修普贤道。在顿教中,开始要转化成圆教的时候,华严一乘不共别圆这个时候所修的叫普贤道。

通常我们在讲修出离道的部分,就是声闻缘觉乘,属于二乘。 大乘始教,修菩提道。大乘终教、顿教,修菩萨道、菩萨乘。

按四乘又可分三个层次:一、声闻修苦集灭道,缘觉修十二因缘法。二、大乘修六度万行,从菩提道到菩萨道。三、一佛乘修普贤行愿。

把四法界带进去,也是一样。一、声闻、缘觉,修理法界。二、大乘菩萨道,修理事无碍法界。三、一佛乘法身大士,修事事无碍法界。

这个不深,要进入那个领域里,四乘都对,只是修法不同。 如初学修禅的,修禅为主,然后密法要来修一下,就好。如认为修密更好,禅就放下。因为禅净律密,不可能通通修,但是要选定一个。

一凡倒是感得大小乘通通要修。不要大头病,我修一佛乘的,为什么要修苦集灭道。一样要去修,这些通通要有,然后自己定位在一佛乘上。

从数息来,把心安住在风门,久了久了,才有可能一念不起,那个时候,大乘法一带,经通宗通,统统通,才有可能。还没开始,就要观心,只要一念不起,顿成佛道。弄到最后,就是没有一念,只是万念而已,没有用。

十二因缘法,一定要去找为什么,为什么无明会生,会取,会六入,会六识等等。为什么,要把这个理路弄清楚,不一定泡在里面,总要弄一遍。

菩萨行与菩萨道,这两个是有区别的。

菩萨行,是菩萨所行。

萨道是个规则,一条路。我要带领大家通通都上菩提道,那个带领的方法。譬如说,有人不盖庙,他在行菩萨道;有人在盖庙,他也在行菩萨道。两个有什么不同?他们愿力不同,他们示现的相不同,做法不同,没有对不对。

通常的政经济科教文等都属于世俗文化,解决的是修身、齐家、谋生、治国、平天下的日常生活事务,以及如何在人类社会和自身生活环境中获得功名事业的成功和幸福,在此视野之外还有一种隐秘传承的修炼文化。

修炼文化着眼于世俗文化之外的探索,将人、生命、物质和宇宙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之内予以解读,解决人的生命的根本幸福和最终归宿问题,是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