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复工稳定人心是最关键的,其他的事等复工以后慢慢再说”。
赵骥拉着傅秋涛坐下:“我们之前在农村和县城是有一套成熟的管理办法的,大城市特别是武汉这样的工业城市 对我们则完全是一片空白,所以我的意见是复工后先拿出一套简单的暂行管理办法来,不用太复杂,详细的等以后发现了具体问题再一步步调整完善”。
“关键点有这么几个,一是达到一定规模的民办工厂必须要派干部进驻监督,同时要在工人中积极发展党员,二是暂行办法中要规定清楚工人的具体待遇保障,包身工这种事情决不能出现我们的治理下,三就是税的问题,该缴的必须得缴,不该摊派的严禁摊派,我们可不能搞什么苛捐杂税来压榨厂家”。
民国时,民办工厂的工人待遇极差,累死人了还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情,我军号称工农武装,自然是不会让工人兄弟吃了亏,派干部进厂监督的用意就是这个意思,必须要逼着工厂主给工人们提供他们应得的待遇。
在提高工人待遇的同时,也要杜绝国府统治时那些名目繁多的胡乱摊派,赵骥可是学过后来的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的,也知道霓虹灯下的哨兵有多么难当,自己培养出来的干部可别没牺牲在战场上却倒在了糖衣炮弹之下。
“不过嘛,对这帮资本家也不能太客气了”,赵骥深知恩威并施的道理,资产阶级都是有天生软弱性的,你对他越客气,他就越会蹬鼻子上脸,“派人暗中把这些家伙在倭据期间干过什么事都查清楚,如果真有死心塌地当汉奸的,我可也不是一味卖好之辈”。
“对于被迫给倭寇提供物资的也要罚款作为警示,部队后边可能还要扩军,武器采购也不是一笔小花销,拿来贴补贴补军费也是好的”。
“老傅,我这只是个粗略的大概意见,具体的还是得你根据实际情况来拟定,最好先征询一下中央的意见,取得上级同意,不过不管怎样都先让人复工再说”。
傅秋涛当天就召集各大工厂主开会,宣布了解封复工的决定,同时声色俱厉地要求他们配合独立师稳定城市人心,要是让自己查出谁还在继续散播谣言搞破坏的话,那独立师手头的枪可也不是拿来摆设的烧火棍。
各家民办工厂陆续复工,随着工人待遇增加和额捐杂税的全面免除,工厂主和工人们不仅都把悬着的心重新揣了回去,还都喜气洋洋地接受和认同了独立师的行政统治,毕竟无论站在哪方的角度,独立师的治理都比以前的国府清廉高效得多。
这时候的陕北中央其实也对接收大城市没什么经验,尤其是考虑到现在还是抗倭统一战线期间,所以不久后就发来了一份没有具体内容的指示电报。
中央首先是肯定了独立师先行复工的做法,毕竟后来进上海的第一件事也是急着复工复市,赵骥对此毫不意外。
对于独立师的具体做法,中央则要求把武汉作为试点城市,尽量积累经验和培养行政人才,并没有多加干涉,只要求独立师要定期汇报工作成果和疑难问题,也好给中央以后接收大城市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