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骥指了指地图上咸宁的位置说:“南线国军可能来袭的方向有二,一是湖南的部队沿粤汉铁路自岳阳来犯,二是江西的部队自九宫山突袭咸宁”。
“我军战后疲劳,不利久持,所以我军这一仗的原则是速战速决,尽可能在开战之初就集中优势兵力歼其一股,老蒋这个人嘛,向来是色厉胆薄,在领教了我们的厉害之后自然就会把手缩回去的”。
赵骥说到这里扭头看向陈光:“陈副师长,你是打大歼灭战的专家,我想请你先行去九宫山区实地勘察地形,拿出一个大致的战斗计划来,需要投入多少兵力,哪里适合打伏击,准备伏击国军哪支部队都至少要有一个粗略的构想”。
赵骥虽然是和陈光第一次见面,但自带穿越者优势的他早知道这位大佬是个眼高于顶的自负性格,在115师他除了101以外就没几个瞧得上眼的人,所以才会一上来就恭维他是伏击战专家。
陈光本来对给赵骥当副手这件事不是很满意,给101这样年少成名的人当副手也便罢了,赵骥这个后生凭什么,老子当师长的时候他还不过是个在七兵团扛梭镖的新兵蛋子,现在居然坐到我头上来了。
陈光最初是不想在陕北继续坐冷板凳才来的武汉,他来之前打定主意要在第一次战役部署会上给赵骥好好见识一下什么才叫打仗,结果这个年轻的副军长居然如此上道,一来就给自己戴了一顶歼灭战专家的高帽子。
陈光被赵骥这顶大帽子捧得有点不好意思,本来想唱的反调也就唱不出来了,只得点头答应道:“好,这件事交给我就行了”。
赵骥捧陈光不止是为了维护班子团结,更是因为陈光的确是执行这项任务的不二人选。
陈光的成名战是指挥红四团强攻天险腊子口,但更多的战绩却多是通过伏击的方式打歼灭战,除了参与指挥平型关战役,他还独立指挥过广阳伏击战(歼灭倭军近千人)、陆房伏击战(歼灭倭军一千三百多人)、梁山伏击战(歼灭倭军一个大队),几乎都是提前勘察好地形,然后迅速打出歼灭战果。
尤其是梁山战役,更是被八路军总部点名表彰为歼灭战的典范,这一战虽然只歼灭了倭军一个大队,但陈光是在只出动了两个营的兵力下做到的,这放在当时就很吓人了,其指挥能力之杰出由此可见一斑。
在中央党校憋了一年的陈光听赵骥有意把这场歼灭战交给自己指挥,顿时大生知遇之心,不禁觉得这个年轻的副军长看起来变得眉清目秀了起来。
“陈副师长,这一仗我们的作战目的是要让老蒋知难而退,所以打他们的旁系杂牌是没用的,一定要优先把嫡系中央军作为歼灭对象,这副担子可不好挑,如果有困难请你现在就提出来”。
所谓遣将不如激将,心高气傲的陈光哪受得了赵骥这番挑逗,当场就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会后当晚就迫不及待地带着几名参谋和警卫出发去了九宫山。
赵骥的战役计划是在洪湖地区正面阻拦薛岳主力,然后争取在九宫山地区歼灭国军精锐一部,从而为胡服同志在重庆的谈判创造有利的军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