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2章 独立师办学(1/2)

陈光主动要求去干部培训班学习的事情倒是提醒了赵骥,随着鄂豫皖根据地的逐渐扩大,无论军队干部、行政干部还是专业技术人才都开始出现紧缺。

趁着战斗间隙抽调干部分批集中培训的方式已日渐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了,必须要成立专门的正规学校。

说到办学,赵骥很自然的就把眼睛望向了武汉大学。

沦陷期间,武汉大学的师生把学校迁移到了四川乐山坚持办学,原武汉大学船舶教授萨本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会被李睿从四川挖来到武昌造船厂出任厂长兼总师的。

而武汉大学的原校址则被倭寇占用为军官宿舍和野战医院,并在校内种植了大量的樱花树,直到被独立师光复。

保存完好的校舍提供了现成的办学条件,赵骥借鸡下蛋,干脆通知武汉市长杜斌彬派人把校舍清理干净重新挂牌,然后公开发布招生考试的通告。

要想重建武汉大学,没有一个响当当的泰山北斗来当校长“活招牌”肯定是不行的,赵骥首先想到的第一人选就是和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王守竞。

王守竞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顶尖物理学家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享有美誉的,在钱老横空出世以前,他就是中国眼下的头号学术大拿,没有之一。

对于赵骥的邀请,王守竞没有任何迟疑就点头同意了,因为他的黄安飞机制造厂同样急缺专业人才。

商量过后,王守竞卸任了在飞机制造厂的一切行政职务,只保留总工的技术职务,然后把厂里的技术科合并到学校创立航空系,同时兼任校长和系主任,搞起了学研合一的办学模式。

“王教授,这事儿多少有点对不起你,物理系暂时办不起来,不过将来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记得这事儿”,对于王守竞放弃本专业改攻航空,赵骥一直觉得内疚。

王守竞对此则毫不介意:“别说这些,放弃理论物理去研究航空本来就是我自己的选择,再说了,我做这个决定的时候还不认识你嘞,你至少比行政院那个孔祥熙靠谱多了,给我提供了最好的科研条件,该是我感谢你才对”。

这位一心报国的科学家在来到鄂豫皖根据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片热土,和原时空中最终怀恨而亡的结局不同,现在的他肯定能实现自己航空救国的梦想。

除了王守竞,赵骥想到的第二块招牌则是新加入的萨本炘,由他来出任副校长和船舶系主任。

萨本炘最大的优势就是他本来就是武汉大学的教授,在原来的师生中很有影响力,赵骥想要借助他的影响从暂居乐山的嘉定分校师生中争取再挖一部分人才回流。

赵骥让萨本炘写了多封亲笔信,然后交给重庆的李睿,叫他设法暗中招揽、帮助有意向的老师跟学生回武汉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