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回去?”仿佛是印证了刘婆婆的想法,于心月问道。
“唉,我就不去了。”年纪大了,哪里都不想去,就想在家里守着。
“那好吧。”于心月心想,回头看看城里有没有什么老年人爱吃的,一定得给刘婆婆带点。
这年头儿还没有手机,车票什么的都是当天走,当天去车站买,不存在提前订票这一说。
别看三人已经起来忙活一大圈了,其实时间还早,这会儿才刚七点出头儿。
从靠山村往城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牛车,不起来早点,别说进城了,进个屁吧。
“你们三个一起去也好,人多了可以相互照顾。”刘婆婆觉得如此也好,也不用她为孩子们担心了。
“对了,路上坐车带好自己的行李,还有…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外面的世界,可不像靠山村里这么简单,坏人相对来说猖狂多了。
“知道了婆婆。”虽然听起来有些啰嗦,但全是老人的一片好心,三人也不嫌弃,尽数收下。
“嗯,那你们早去早回,照顾好自己。”该说的刘婆婆全都说了,也不能赖着不走,耽误孩子们出发。
“好的婆婆,你也要照顾好自己,等我们回来。”
“好。”
双方在门外做了告别,三人就背好包裹出发了。
牛车依旧在村口处停着,时间不算太早,也不算太晚,车上已经坐了有几个村民了。
鉴于知青一直都跟村民们关系不好,于心月几人也只跟赶牛车的白影安打了招呼。
至于其他人,呵呵哒,不熟,勿扰…(尔康手…)
三个多小时的牛车,到城里就已经十点多了。
跑去买票又花了半个多小时,等到排队上车时,已经接近中午。
幸亏现在是夏天,要是冬天,能把人给冻傻。
也幸亏不是过年过节的时候,火车上的人也不是太多,上车的时候不用太挤。
不然,光是排队坐车都能把人挤得头晕眼花,更别说于心月还晕车。
从这边到京都要三天的路程,火车跑得慢,坐在上面很煎熬,因此于思远买的是卧铺,累了还能躺下休息休息。
有了以往的经验,这次于心月提前做了功课,不仅带了报纸和书籍,还带了很多小零食,方便火车上漫漫长路慢慢消遣。
三个包裹,两个大的,一个小的,大的柳青青跟于思远背着,剩下的那个最小的于心月背着。
一个是闺蜜兼姐姐,一个是亲哥哥,怎么也轮不到于心月干体力活儿。
三个人买的是上中下铺,挨着的,于思远作为三人中唯一的男子汉,他住最青青。
包裹全部放在了最上铺,手牵羊了。
不过现在是白天,三人倒是没有要睡觉的意思,都是年轻人精力旺盛。
于心月掏出包裹里的小吃食,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因为没让刘婆婆过来送行,所以少了些伤感的离别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