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都静下来吧。弦调好了。”</p>
他们全都安静了,睁大眼睛,竖着耳朵,等着听女先生弹琴。</p>
她开始弹奏,边弹边唱。</p>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p>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p>
待她弹完琴,也是休息时间了。孩子们便围上来,看那架琴,伸手试着拨弦,七嘴八舌地问她问题。</p>
“先生,你是哪里人啊?”</p>
“先生,你的琴弹得好好哦。”</p>
“先生,我们学过这首诗,我还会背呢。”</p>
“我也想学琴,先生。”</p>
“先生,你好漂亮。”</p>
……</p>
夏玉雪被这些小孩子包围,听他们叫自己“先生”,想起(五百年后,“先生”一词专为男性称呼,不!女!权!)。然而更多的,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p>
她没注意到,自己笑得很开心。</p>
她真的是只为弹一曲,才选择来这里的吗?</p>
“好了,好了。先生要走了。”琴已弹毕,她站起来,打算离开了。</p>
“先生要走啦?”</p>
“先生,你要去哪呀?”</p>
“先生,你不教我们学琴吗?”</p>
“先生,留下来教我们吧。”</p>
那些孩子把她团团围住,有的向她告别,有的挽留她,相同的,是他们眼里的真切感情。</p>
这才……多久?一刻都不到。</p>
一刻都不到的相处,就有感情了吗?</p>
这真……真好。</p>
她突然很想留下来,就算不是在这个学塾,也是在蔡员外家做家教,闲暇时教这些孩子弹琴,就留在这座城里,再也不走了。</p>
不,不行。</p>
她不能留在这里,她不属于这里。</p>
她想到那匹白马:</p>
“你不会记得我的吧。”</p>
你们也是,你们这些孩子,忘了我,就像我忘了你们那样。</p>
别记得我。</p>
“我真的要走了,孩子们。”</p>
“先生真的要走了?”</p>
“先生不留下来。”</p>
“先生,再弹一个吧。”</p>
“是呀,再弹一个吧。”</p>
学生们都想再听一曲。</p>
“那,好吧。我再弹一曲。”</p>
“好哦!”</p>
他们没有坐回去,只是站远了一点,还是围在那里,围着她。夏玉雪重又坐下来,再一次对音调弦。</p>
“这次要弹的,是《渔樵问答》。”这是一首很新的曲子,她也只练通音律,尚未至纯熟。</p>
她再次拨动琴弦,弹奏起来。</p>
滔滔江水连绵,一叶孤舟,渔翁长竿垂钓,一壶青酒怡然,一江春水东流。</p>
两岸青山,其间伐木丁丁,山林樵子长歌呼号,空谷传响,透彻一片松林。</p>
松林?</p>
学堂外响起玉箫声,同她的琴音成对,一响一和,正如渔樵问答。</p>
※※※※※※※※※※※※※※※※※※※※</p>
《渔樵问答》最早记录为曲谱《杏庄太音续谱》,写书1554-1560,成书1560,也就是本文的一年后。《杏庄太音续谱》中的曲有的是作者(《杏谱》的作者)收集的吴越歌曲,有的是作者自编,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就算前者吧。作者叫肖鸾,我倒是很想在这名字上做文章(主角(以后会)叫青鸾),然而我想不出联系。</p>
这些资料还算简单的,难的是古琴的调音和演奏方法,真心听不懂。</p>
又水一章</p>
又在作死</p>
喜欢青雪请大家收藏:(..)青雪更新速度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