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章 标枪飞刀手榴弹(1/2)

南非大草原上,在热带丛林之中,六十个黑人青年的军事训练,已经过去一月多了,冒牌教练李一帆,内心里有一点急躁和难以遏制的焦虑。

从新加坡乘飞机横跨印度洋,千辛万苦来到非洲,多不容易呀,难道就是来帮着黑人,培养军事人才来了?虽然做人不能急功近利,可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才是王道。

要加快速度了,这样缓慢拖沓下去,实在是忍受不了了!

李一帆教练的带领着六十名黑人青年,在大草原的训练场,先开始飞刀技术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六十个黑人青年,心理犹如波澜起伏,想着教练手一抖,飞刀就像流星一般扎进标靶之上。可是自己甩出的飞刀,不是飞不到标靶上,就是扎不进去,飞刀落在地上。

只好再去求教练指导,李一帆教练指出甩出飞刀的诀窍,要掌握好力度、角度,并要勤学苦练细心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技术诀窍和勤奋练习缺一不可。

慢慢地六十个黑人青年中,大多数人都已经掌握了诀窍,飞刀已经开始能插在标靶上了,并伴随着飞刀技术的提升,他们的内心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当李一帆教练第一次展示飞刀技术时,学员们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敬畏。他们从未想过,一把普通的7军刺,在教练手中,竟变得如此神奇。学员们眼中闪烁着光芒,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这项技艺。

在李一帆教练的指导下,学员们开始了基础技术的学习。他们紧紧盯着教练的每一个动作,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心理上的紧张和专注,让他们在练习中进步神速,但同时也都暗暗发誓:自己一定勤学苦练,要牢牢掌握这项实用又神奇的飞刀技术!

随着飞刀基础技术的掌握,六十个黑人青年们,还是被分开三个小组,分开进行练习。

在小组训练中,队员们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

一队的阿奇和莱拉这一对欢喜冤家,从练习枪械的时候,两人就开始不断在竞争中,又共同进步不断提高。

他们每一个人心里都非常清楚,想要在三个小队中脱颖而出,成为飞刀高手,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达到成为优秀人才的目标;另一方面,他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只有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才能共同进步。

一队的队长西可多,是李一帆第一个认识的黑人青年,因为和酋长家住的近,很是得到酋长的赏识和帮助。他暗暗地发誓:“我一定要带领我们一队,在训练中取得好成绩,不能让酋长和黛米儿失望。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和赏识”

身强体壮四肢发达的阿奇,总是和心思细腻观察入微的莱拉,在明地暗地互相竞争:“其他队员的进步我都能接受,只有身子柔弱娘们唧唧的莱拉,坚决不能让这个混蛋,超过我的训练成绩,我只有刻苦训练,时刻警惕,千万不能落后莱拉,让他超过我,会让我在部落里抬不起头来的。”

在自我练习的过程中,学员们不断挑战自己,尝试将飞刀扎进七米外的标靶中心。每一次成功的喜悦都让他们更加自信,但偶尔的失败也让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

上午安排的飞刀训练,队员们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下午就开始比赛标枪和投掷手榴弹的训练。

投掷标枪是非洲猎人的强项,比赛分两项,一个是看投掷距离。第二就是看准确度。二十五米距离,标枪能扎进碗口大的中心内。

手榴弹投掷训练,第一个是看投掷距离,第二个是准确度,在三十五米处放一个小筐,看谁能把一斤左右重的模拟手榴弹,扔进目标小筐内。

如火炉般的太阳,炙烤着南非大草原的荒草和丛林,午后的训练场上,汗水不住地浇灌在这一片沃土之上,训练场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