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5章 双国危局(2/2)

随着各项准备工作的就绪,夏国全面进入了战前调度阶段。一辆辆汽车在新铺就的公路上风驰电掣,它们满载着各种物资,如弹药、装备、医疗用品等,源源不断地运往各个战区。

而在闽江航道内,海军舰队也开始集结。一艘艘战舰整齐排列,桅杆高耸,旗帜飘扬,展现出强大的军威。水手们忙碌地进行着最后的检查和准备工作,确保战舰在战斗中能够发挥出最佳性能。

吴国和梁国在收到前方的情报后,立即对局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意识到夏国正计划对两国发动军事进攻,这一威胁迫在眉睫。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两国决定紧密合作,共同商讨抵御夏国进攻的策略。

经过紧急磋商,两国的君主达成了一致意见。他们认为,要想有效地抵挡夏国的进攻,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同时派人向各国游说,阐明利害,争取各国国家的支援。

吴国的部分领土位于高原地区,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因此,夏国指挥部决定以靖江为界,将军队推进到靖江一线,并在此处停止攻击,转而进行防御部署。同时,他们将就地开始对士兵进行适应高原作战的训练,以提高军队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的作战能力。

而对于梁国来说,其境内山路崎岖、山谷众多,这给行军和作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指挥部决定增加队伍中火炮和火箭筒的数量,以增强远程火力打击能力。同时,减少机动车的数量,避免在狭窄的山路上遭遇交通堵塞。这样的调整将使军队在梁国的山地地形中更加灵活机动,减少被敌军伏击的风险。

在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后,经过整整一个月的紧张筹备,大军终于准备就绪。随着陆肖的一声令下,军车缓缓启动,车轮滚滚,发出低沉的轰鸣声。浩浩荡荡的大军如一条钢铁巨龙,蜿蜒前行,向着战场进发。

一时间,两国边境的气氛异常紧张,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与夏国这边士气如虹、信心满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梁国和吴国的军队却是一片惨淡景象。

将士们一个个无精打采,毫无斗志可言。他们早已听闻夏国的武力威震天下,那些威力巨大的火炮等武器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令人闻风丧胆。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每个将士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和恐惧,完全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勇气和决心。

尽管梁国和吴国的各地官员和世家大族们多次试图鼓舞士气,不仅开出了高额的奖励,甚至还派出了督战队,但这一切都未能激起士兵们的斗志。相反,士兵们对这些举措似乎并不买账,他们心中的恐惧和不安依然如影随形。

然而,与军队的消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国的百姓们却表现得异常活跃。他们对夏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早就听闻夏国是一个富裕繁荣的国家,百姓生活富足安康。如今,夏国的军队即将到来,他们都迫不及待地希望夏国能够早日征服自己的国家,带领他们过上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

家里有亲属当兵的百姓们更是纷纷劝告他们,能不抵抗就尽量不要抵抗,如果有机会投降的话,一定要抓住机会,这样才能平安归来,过上好日子。这种情绪在百姓中间迅速蔓延,使得原本就士气低落的军队更加雪上加霜。

当夏国的第一路军刚刚跨过边境,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前方突然传来消息,竟然有人主动前来投降,并将吴国城池内的情况向夏军详细汇报。

据这名投降者所言,城内的士卒们根本没有心思与夏军对抗,他们之所以拿起武器,完全是因为受到了各大家族、世家以及官员们的胁迫。这些权贵们为了自身利益,不顾百姓死活,强行逼迫士卒和百姓上城墙。

更糟糕的是,城内还有一支督战队,他们手持利刃,虎视眈眈地监视着每一个士卒。只要有人稍有退缩之意,就会立刻遭到督战队的严惩,甚至可能被当场斩杀。在这种极端恐怖的氛围下,士卒们只能无奈地拿起武器,硬着头皮与夏军对峙。

他们并不愿意与夏军为敌,希望夏军能够看在百姓一心向夏的份上,尽量保全那些不想反抗的士卒和无辜百姓的性命。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