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0章 盛唐曙光(2/2)

李平安淡淡的笑了笑,“爹,您别急,只是说是烧了而已,其实外面也没少跑大船,偷龙转凤,公器私用罢了。”

寇相点点头说道,“我回去就写信,找我那些门生给你办这件事情。”

“那就多谢寇爷爷了。”李平安对寇相拱手行礼。

李平安之前就觉得,寇相并非真的流放,是带着权利下放到剑南道攻略南诏的,那么就算是人不在京城,肯定也有不少人为他摇旗呐喊。

不然这么大的事情,仅靠一个年迈的老翁,根本就办不成。

他甚至觉得,这是寇相集团在面对大康朝堂动荡不堪的情况,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因为一旦开动有利于集团内部的战争,所有人都有利可图,便可以拧成一股绳。

而且圣人为了利益,也不得不保护寇相的门生故吏们。

现在看来,他的猜想没有多大问题。

“不必谢我,你也是为了大康的江山社稷,我老夫应该感谢你猜对。”寇相郑重的还礼道。

“那好,咱们就做两层准备,齐头并进。”李平安也是信心满满。

随后两个人又聊了些农业上的事情,等到天彻底黑了,众人准备吃饭,然后休息。

李平安和寇相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今日的交谈,会对华夏产生多大的影响。

甚至当独属于这个时空的李唐鼎盛至极,史学家还会将此事拿出来,亲切地称呼此事为盛唐的曙光。

寇相身边儿有尉迟常陪着,两个人闲不住,还要继续逛逛,李平安见吃饭还有一段时间,便带着在家周围闲逛,看着孩子们带着可爱的黄色帽冠,排着队唱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摇头晃脑地往家里走。

见到李平安,很多孩子,停下脚步,主动给李平安行礼,打招呼。

李平安总是和蔼地上前,将口袋里的小零食,递过去。

“尉迟常,这便是你最近给我说的,工人子弟学堂吗?”

尉迟点了点头。

寇相感慨地说道,“七里堡风气与外截然不同,女子也可以入学。而且看比例竟然挺高的,别的地方,女娃娃生下来,便有可能被溺死,这里看起来,跟世外桃源一般。”

“这是李平安的仁义啊,在七里堡溺死女娃是重罪。”尉迟常说道,“而且,女子到了适龄年纪,读书有补贴,因为七里堡有很多工作是需要有一定学问的女娃的。”

“哦?竟然有此事,女子读书,还有补贴?”寇相闻言,又是惊讶起来。

尉迟常呵呵笑道,“是啊,我也感觉震惊,不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七里堡这边儿,生活逐渐富裕,不存在生了女娃溺死的事情,甚至每一次流民过境,都会主动收留一部分女娃,但是往往让他们在家里干农活,只肯让家里的男娃去学堂读书。”

“后来我这贤弟将各家的组长、村长都召集了一起,给他们开会,跟他们说,所有孩子,不论男女必须来读书,如果不来读书,便不给他们做工的名额,他们才不得不送来的。”

“这,真的是仁义至极啊!”寇相感慨地说道,“难怪七里堡这几个月来,遭遇了那么多困境,却越挫越勇,成为人人羡慕的存在。”

“原因便是李平安,用一颗仁心对待治下的百姓,又有雷霆手段震慑宵小。”

“不出三年,李氏便要在大康声名鹊起了!”

“是的,”尉迟常跟着点头,“我也有这种感觉。”

“你们不要夸夸夸了,我都要找不到北了。”李平安笑着说道。

其实他兴办学堂,并非单纯是为民谋福利,而是为了以后打算。

首先说出身寒门,真正的人才,寒门举子们往往愿意走向朝堂,而世家子弟更是很难为自己所用。

同时,李平安治下,因为生意规模的出现,出现了外来人才贪墨的事情。

随着治下规模越来越大,这种事情肯定屡见不鲜。

处置贪墨,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是贪墨的人,往往又有工作能力,没有合适的人才替换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作为自己根据地的七里堡,李平安希望可以给自己贡献更多的人才。

回到家里,饭菜已经做好。

大嫂正指挥着昆仑奴摆放碗筷。

“相爷,乡野之地,没有什么正经饭菜,还望您不要嫌弃。”

“不碍事,倒是老夫我突然到访,给你们添麻烦了。”寇相笑着摆手。

同时心里又是一番感慨。

世家豪强,钟鸣鼎食自然不必去说。

就说那些寻常地方豪强,家里有个千八百亩地,恨不得自己做土皇帝。

家里的丫鬟婆子成群,吃饭要人伺候,如厕也要伺候。

李平安的身份,比起那些人可强太多了,甚至一般的世家都未必比得过他。

可是李家只有一些昆仑奴。

而且这些昆仑奴的主要工作,还是生产蛇药等物品。

他们家的大嫂、二嫂,都是忙前忙后,不肯闲着的人。

这种朴素作风,让寇相对李平安的印象更好了。

“哎呀,开饭喽。”李玉和李梅两个小丫头放学后,也不知道去哪儿疯玩了,一身泥土,满头大汗。

一进门,就看到桌子上风声的饭菜,眼珠子都瞪得溜圆了。

但是看到有外人在,两个小妮子,还是对着寇相和尉迟常,恭敬地行礼,“见过太爷爷,见过尉迟伯伯。”

寇相笑了笑,对李福使了个眼色。

李福心疼的从怀里掏出两张钱票,递了过去。

他们在学堂读书,自然知道这钱票的厉害,尤其是看到上面五十贯的数字之后,激动的小手都颤抖。

但是不敢接,扭头看向各自的母亲。

大嫂和二嫂又看向李平安。

李平安感慨,寇相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的,而且送礼也颇具军中色彩。

就是简单粗暴的铜钱。

但是笑着点头说道,“收下吧。”

“谢谢三叔!”两个小家伙手下钱票,激动的不行,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放进自己的裤兜里。

大嫂和二嫂赶忙上前,“为娘给你们先收起来,将来用的时候找为娘要。”

两个小家伙天真无邪的上交了收获。

而李平安笑着说道,“你们两个小家伙,谁给的赏赐,不磕头就完了?只知道谢谢你三叔吗?”

“哦哦,谢谢太爷爷!”

两个小妮子这才回神,用课堂上学来的礼节,福身给寇相行礼,把寇相逗得哈哈大笑。

“乡下的孩子不懂规矩,让寇爷爷您见笑了。”李平安笑道。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