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声音沉闷而急促,一下接着一下,震得人心神不宁。
方寒微微皱眉,仔细分辨,很快便听出这是擂鼓的声音。
在这一方天地,城主府的擂鼓之声意义特殊,通常只有在有人遭遇急事、想要告状鸣冤时才会响起。
而此刻这鼓声,急促得如同行军时的鼓点,显然事情非同小可。
方寒当即放下手中的粥碗,起身朝着城主府外面走去。
几乎与此同时,方青、方映雪、公孙瑶琴、周痴、叶千秋和叶倩倩等人也从不同方向快速赶来,与方寒会合。
“师尊,发生什么事了?”
公孙瑶琴眼中满是好奇与疑惑,急切地问道。
方寒神色平静,微微眯起眼睛,说道:“好像是温家的人在击鼓报案。”
方才他神念一动,已经捕捉到了一些细微的说话声。
“应该是的,在天元郡,每个城主府的门口,都设有这样一面鼓,这鼓既可以用来鸣冤,也能用于报案。”
叶千秋在一旁补充道。
作为雁鸣城城主叶重的儿子,他自幼在城主府中长大,对于这些规矩和惯例自然是了如指掌。
“温家?石天勇的夫人叫温敏,她的娘家好像就是古月城的人。而且,温家擅长医术和炼丹,在古月城的地位可不低。”
叶倩倩接着说道:“昨晚石家覆灭,难道这温家知道了我们住在城主府的消息,还要来找麻烦?”
“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方青和周痴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
众人没有再多做犹豫,加快脚步,朝着城主府门口快步走去。
城主府那高大威严的朱漆大门前,一个身形壮硕的年轻大汉正奋力擂鼓。
那面一人多高的牛皮大鼓,在他如蒲扇般的大手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这大汉年约三十,身姿挺拔,个头与周痴相仿,站在那儿,犹如一座巍峨耸立的铁塔,浑身散发着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势,他每一次挥臂击鼓,肌肉都高高隆起,彰显出惊人的力量。
在大汉身旁,站着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头戴纶巾,面庞清瘦,双目透着睿智与沉稳,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之风。
他身旁的女孩二十出头,面容娇俏,眉眼灵动,一袭淡绿罗裙随风轻摆。
此外,他们身后还簇拥着十几个气息内敛的高手。
这些人目光如炬,浑身散发着久经训练的干练气质,静静地站在那儿,却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一看便知是实力不凡的精锐。
鼓声急促密集,如同疾风骤雨中的雨点,一阵紧似一阵,瞬间打破了城主府周边的宁静,自然吸引了众多路人的目光。
不过片刻,城主府外宽阔的空地上,便陆陆续续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
人们纷纷停下脚步,脸上带着好奇与疑惑,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这温家的人怎么在这儿击鼓?温家在咱们古月城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大势力,家大业大,人脉极广,他们能有什么冤屈呢?”
一个身着粗布麻衣的中年汉子皱着眉头,满脸不解地说道。
“就是说啊,温家的温敏,如今可是石家的当家主母。要是温家真出了什么事儿,凭石家在这一带的势力,只怕早就出面摆平了,还用得着在这儿击鼓鸣冤?”
旁边一个身材微胖的商贩附和道,一边说着,一边摇了摇头。
“我倒是听说,昨晚石家好像出大事了。天元郡那边突然来了一支军队,浩浩荡荡地开进了石家。”
一个消息灵通的年轻人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引得周围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可不是嘛!之前就听说石家的石文山和石玉娇在雁鸣城被人给废了,听说这支军队就是石家二爷石天明带回来的,为的就是去雁鸣城找回场子,给石家挽回颜面呢!”
另一个人接过话茬,说得有板有眼。
“昨晚这支郡兵不是都已经开拔走了吗?石天明肯定是带着他们去雁鸣城,给他侄儿侄女报仇去了。”有人点头应和道。
“那就怪了,既然石家忙着去雁鸣城报仇,温家这又是闹哪出呢?难不成温家和石家之间也出了什么变故?”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却始终猜不透其中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