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张清策马来到晁雄征身边,指着远处说道:“殿下,你看……”
晁雄征顺着张清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黄沙漫天,隐约可见一支西夏骑兵正朝着他们这边疾驰而来。
“看来,西夏人已经有所准备了。”晁雄征眯起眼睛,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
他骨子里流淌着武将的热血,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张清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殿下,这马上作战,末将的飞石可不好施展啊。不如……”他搓了搓手,目光灼灼地盯着晁雄征胯下的战马。
晁雄征哈哈大笑,豪爽地说道:“张将军尽管取用!”他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张清,“孙立将军也需一匹良驹才是!”说罢,他又从一名侍卫手中接过另一匹战马,递给了孙立。
张清和孙立大喜过望,连忙接过缰绳,翻身上马。
有了战马,他们便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大梁军队增添一份强大的战力。
“传令下去,全军列阵,向兴庆府进发!”晁雄征拔出腰间的佩剑,剑锋直指兴庆府的方向,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梁军将士齐声呐喊,士气高昂。
他们排列成整齐的队列,步伐坚定地朝着兴庆府的方向前进。
旌旗猎猎,战鼓隆隆,宛如一条钢铁巨龙,在茫茫的大漠中蜿蜒前行。
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沙土的味道。
将士们的盔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兴奋和激动。
他们知道,一场大战即将到来,而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了大梁的荣耀,为了保家卫国,他们将奋勇杀敌,直至最后一刻。
兴庆府,西夏国都。
萧合达一身戎装,来回踱步,脸上满是焦急之色。
他刚刚接到斥候的报告,得知大梁水军正朝着兴庆府的方向浩浩荡荡地杀来。
“陛下,大梁兵马气势汹汹,来者不善啊!”萧合达语气沉重地说道。
李仁爱,西夏国主,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阴沉。
他也知道大梁水军的强大,心中不免有些担忧。
“萧将军有何良策?”李仁爱沉声问道。
萧合达抱拳道:“陛下,臣以为,应当趁大梁兵马立足未稳之际,主动出击,将其击溃于城外!”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渴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
李仁爱眉头紧锁,沉吟片刻,说道:“大梁水军远道而来,兵疲马乏,我军以逸待劳,的确有机会将其击败。但是……”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大梁水军兵强马壮,我军若是轻敌冒进,恐怕会得不偿失。”
“陛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萧合达急切地说道,“若是等到大梁兵马兵临城下,再想将其击退,就难上加难了!”
李仁爱摇了摇头,说道:“萧将军,朕意已决,坚守城池,等待援军。朕已经派人向辽国求援,相信不久之后,辽国大军便会赶到,到时候,我军内外夹击,定能将大梁水军彻底消灭!”
萧合达闻言,心中不禁有些失望。
他渴望建功立业,而坚守城池,并非他所愿。
“陛下,臣……”萧合达还想再劝,却被李仁爱打断。
“萧将军不必多言,朕心意已决!”李仁爱语气坚定地说道,“你只需做好城防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即可!”
萧合达无奈,只得领命而去。
李仁爱望着萧合达离去的背影,他深知萧合达的雄心壮志,但也明白,坚守待援才是眼下最稳妥的策略。
大梁水军来势汹汹,西夏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这场战争,究竟鹿死谁手?
宫殿内一片寂静,只有李仁爱沉重的呼吸声在回荡。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来人!”李仁爱突然开口道。
一名侍卫连忙上前,“陛下有何吩咐?”
李仁爱目光深邃,语气低沉,“传令下去,加强城防,准备迎敌……”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密切关注大梁军队的动向,一有消息,立刻来报!”
侍卫领命而去,宫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
李仁爱站在窗边,望着远方,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西夏能够度过这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