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一番言论却起了反作用。
不光是吴全友不服气,其他村民也不服,祖祖辈辈在这住着,现在被一个外乡人抢风头?
开玩笑!
不过,由于吴全友下了命令,他们倒是不敢胡来,只敢暗自想着办法。
吴全友三番五次地搞事情,非但没有让陈东垮台,反而给陈东增加一些保护。
为了能正面击垮陈东,吴全友必须大力发展基础。
无论是农业还是住宅,必须抓紧建出来。
可千急万急,还是先把井挖出来,解决水的问题再说吧!
……
吴全友还在找地方打井,而陈东已经坐拥一个水库。
眼下,水资源将不再稀缺!
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陈东手里的物资比整个吴家沟还要多。
这些物资给了陈东不少安全感,但远远不够。
陈东照常去水库边上走走,猛然间发现水里竟然有气泡产生。
陈东一开始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蹲下仔细一看,确实有气泡!
有鱼!
这个绝对不在陈东意料之中!
愣了好半天,陈东终于明白了。
外面的水位线已持续走低,水库应该是附近仅存的水源。
所有动物都有求生的本能,自然会找到适合生存的环境。
鱼的到来让陈东既高兴,又不安。
高兴的是,以后不缺鱼吃,家里人的身体就有保障了。
不安的是,现在还水位线下的还不够,不足以挖通地下河。
也就是说,能不能把野生鱼发展成鱼塘,就看地下河了!
可没办法,这事只能等。
……
鱼来了,那就不能让它们走。
当务之急,是要看看河里到底是什么鱼,喂鱼的时候对症下药。
陈东先用柳条编了一个抄网,又在后面连上一根木棍。
晚上的时候,鱼喜欢溜边,这时候最容易抓。
月上枝头。
陈东带着抄网来到水库,水库里不断翻起细密的气泡。
“哗!”
陈东看准时机,一道抄网捞下去,直接把鱼带了上来。
鱼一上来,陈东赶紧辨认。
目前来看,河里应该没有大鱼,都是鲫鱼,嘎牙子之类的小鱼。
从吃的角度上说,这点肉还不够塞牙缝,并不值得庆祝。
不过,从养殖和长期发展的角度上来说,这是个好事。
有限的水域里,鱼的种类越多,生态链就越完整,鱼的存活率也就越高。
反正眼下东西够吃,倒是不着急。
地上的生态循环基本搞定,不如趁这个时间把水里的生态做好。
陈东先到水坝口重新计量一下,记录好准确尺寸以后便回了家。
传统的拦鱼坝很好用,但不适合眼下这个情况。
所以,陈东要做个改良。
理论上来说,拦鱼坝最好的工具是竹篾,可北方没竹子,只能选一些韧性较强的树,削成片以后编在一起。
拦鱼坝一共分成两层,第一层是正方形,木蔑片中间的缝隙较大,但也只能容下小杂鱼进来。
像鲤鱼这种中大型鱼类,肯定进不来。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鱼塘。
虽说鱼的种类越多越好,但现在不是还不是时候。
小杂鱼过多,禁不住大鱼吃,要不了多久,这水库变成了绝户。
把第一层木蔑编好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
周晴听到声音被惊醒,见陈东还在干活,着实有些吃惊。
她想让陈东回去休息,可陈东现在只想利用一切时间。
明天的日子到底有多凶险,只有陈东自己知道。
现在不抓紧时间,吃苦的日子就在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