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有所思,大师继续说道:“其次,要从‘跟进提醒’转变为‘预测式服务’。接入家长微信后,AI可以自动扫描朋友圈。比如发现家长转发了数学竞赛文章,就可以推送‘信奥赛冲刺班’的资料;识别到家长吐槽‘孩子作业拖延’,就触发‘时间管理训练营’的话术。这样能更精准地满足家长和孩子的需求。”
我接着问道:“那第三个方面呢?”
大师回答道:“第三个方面是从‘课程推销’转变为‘AI学情诊断’。你可以开发h5问卷,比如问孩子玩《我的世界》时更爱建造还是探险。然后用聚类算法输出《AI职业倾向报告》,自然地引导家长选择对应的课程。这样就不仅仅是推销课程,而是真正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我对大师的讲解受益匪浅,但同时也想到了AI应用可能带来的问题。我说道:“大师,我觉得在应用AI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陷阱需要我们警惕。比如过度依赖自动化,AI生成的续费提醒消息可能会让家长反感,这就需要我们人工再加工一下语气。”
大师赞许地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除了过度依赖自动化,还有数据合规风险。在抓取家长信息时,一定要注意规避《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红线,优先使用脱敏数据,保护好家长的隐私。”
我接着补充道:“还有技术认知差距的问题。我们在向家长用AI演示时,不能说‘我们的AI老师比人类强’,这样会引起家长的反感,而应该强调‘AI辅助老师精准发现知识盲区’,突出AI和老师的互补作用。”
大师满意地笑了笑,说:“你能考虑到这些问题,说明你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那你有没有想过在2024年,作为课程顾问,应该遵循怎样的生存法则呢?”
我思考了一下,说道:“我觉得应该是AI初筛线索,然后人工建立情感连接,接着AI生成学情报告,再人工定制学习方案,之后AI监测学习效果,最后人工干预续费。这中间还有一些关键动作,比如每月用AI分析10顾问的成单录音,提炼‘焦虑-希望’话术模型;在朋友圈发布AI生成的‘教育趋势短评’;用to\/Vis制作动态课程对比表,让家长输入预算就能自动排序课程性价比。”
大师点头表示认可,说:“你总结得很到位。按照这样的法则去做,在2024年的职场中,你就能更好地适应变化,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那你对课程顾问这个职业的前景有什么看法呢?”
我认真地说道:“我觉得短期来看,懂AI包装的课程顾问业绩应该能提升不少,可能会提升30%-50%,特别是能吸引那些科技新贵家长。但从长期来看,基础咨询岗可能会被AI客服替代,所以我们需要转型为‘教育方案架构师’,更注重资源整合能力。”
大师欣慰地说:“你的分析很准确。所以在选择机构时,建议你选择有AI课程研发投入的机构,比如像斯坦星球如果推出AI双师课,这类平台更愿意投资顾问的AI培训,能让你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你也可以优先考取‘AIGc教育应用师’等认证,提升自己的议价权。”
我感激地说:“太感谢大师您了,您的话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我回去后一定会按照您说的去做,努力提升自己。”
大师微笑着说:“年轻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要不断学习和适应。希望你能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