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6章 。最佳学习时间(2/2)

我:“原来一天的不同时间段有这么多适合学习的内容,真是让我大开眼界。那大师,有没有什么科学的学习策略可以让我们在这些时间段里更高效地学习呢?”

大师:“当然有。首先是黄金90分钟法则。起床后1 - 2小时是大脑最清醒的时段,这段时间非常适合攻克难点,比如备考、进行深度阅读等。另外,每学习90分钟最好休息15分钟,这是符合我们身体的超日节律周期的。这样既能保证学习的效率,又能避免过度疲劳。”

我:“为什么要按照超日节律来安排学习和休息呢?”

大师:“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需要有张有弛。如果长时间连续学习,大脑会疲劳,注意力会下降,学习效果自然不好。而按照超日节律来安排,让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就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我:“明白了,那睡眠对学习也很重要吧?”

大师:“睡眠对于学习来说至关重要。睡前1小时复习是个非常好的习惯。因为在睡眠中,大脑会整合日间信息,这样记忆保留率会提高20 - 40%。而且一定要避免熬夜,剥夺睡眠会降低海马体的活跃度,而海马体是负责记忆存储的,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长期记忆。”

我:“看来睡眠真的是学习的关键环节,我以前总是熬夜学习,以为多花时间就能多学知识,没想到反而适得其反。”

大师:“是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除了这些,你还可以通过个性化实验法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段。连续3天记录不同时间段的学习效率,你可以用番茄钟App来跟踪。然后结合不同的任务类型分配时间,比如早晨背单词,下午解数学题。”

我:“这个方法听起来很有趣,我回去一定要试试。那大师,有没有一些时间段是我们应该避开,不适合学习的呢?”

大师:“当然有。餐后1小时就不太适合学习。因为这个时候血液集中于消化系统,脑供氧减少,学习效率会下降10 - 15%。还有就是连续学习超过2小时,人的注意力会显着衰退,错误率也会上升。另外,像凌晨3 - 5点这样的极端时间段,违反生物钟,长期在这个时间段学习可能会导致认知损伤。”

我:“没想到不适合学习的时间段也有这么多讲究。那大师,您能再给我总结一下怎么找到最佳学习时间吗?”

大师:“简单来说,最佳学习时间等于个体生物钟乘以任务类型乘以规律作息。每个人的生物钟都有所不同,比如云雀型的人早睡早起,他们的学习峰值在上午8 - 12点;而猫头鹰型的人晚睡晚起,效率高峰在下午或晚上,大概16 - 22点。青少年由于激素变化,普遍偏向晚睡晚起,这就需要他们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尽量适应学校的时间表。你要通过1 - 2周的自我观察来调整学习计划,同时一定要优先保证7 - 9小时的睡眠,这样才能维持大脑的最佳状态。”

我:“太感谢您了,大师!您的这些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回去一定会按照您说的方法去实践,争取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大师:“不用客气,年轻人。学习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很重要。希望你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