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成竹在胸,起身为莫宣卿斟了一杯酒。
端起酒杯,恭敬道:“莫大人,洛河帮今日有一事相求。”
顾左右而言他。
舒野王于此事已无了回旋的余地,不过是令杨昭拖延时间而已。
莫宣卿不认为杨昭或舒野王今日还能扭转局面,也因为杨昭刚才展露出来的惊人技艺、气魄,令他心中对这位少年十分喜爱。
于是给出了足够的耐性,笑道:“刚才的事情洛河帮答应的话,你们有什么要求,本官自然也能应允。”
莫宣卿深谙为官之道!
“多谢莫大人!”
杨昭躬身行礼,随即爽快道:“刚才的事情洛河帮答应了!”
欸?!
莫宣卿、风云,皆没想到杨昭答应得那么的干脆利落。
舒野王虽然不知道杨昭想什么,不过既然自己答应让杨昭拿主意,无论他作出什么决定,自己都会无条件支持。
莫宣卿稍一沉吟: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杨昭代表洛河帮答应了,舒野王没有反驳,事情也就定下来了……
随即笑道:“既然洛河帮答应将半里水路让给东海帮,那么你们有什么要求的,尽管说吧。”
杨昭淡然道:“有道是英雄所见略同,东海帮购买战船前,洛河帮早已经订了六艘长四十丈、宽十丈的战船,同样是要用来震慑海盗,给来往商户一个安定的营商环境。”
在莫宣卿、风云目瞪口呆之际,杨昭继续道:
“洛河帮同样面临一般的问题,停泊战船的地方不够,希望东海帮可以让出一里水路给洛河帮,刚才莫大人已然答应了,事情也就定下来了,杨昭代表洛河帮、以及整个清平府的百姓多谢您!”
东海帮为了清平府百姓,购买三艘战船来震慑海盗,需要洛河帮让出半里水路,合情合理。
反过来,洛河帮以同样理由,购买比东海帮多一倍的战船,向东海帮讨要多一倍的水路,天经地义。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舒野王心领神会,立刻起身,“莫大人,民生无小事,事不宜迟,赶紧把海帮主请过来,我当场给他半里水路,他也当场给我一里水路。”
莫宣卿:“.…..”
东海帮没有三艘长四十丈、宽十丈的战船,洛河帮同样没有!
不过是官家要东海帮为他们解决一件烦心事,而给他们的条件!
咳咳。
莫宣卿不愧是个当官的,心中早已经有了主意,淡然道:
“害,舒兄,此事本官其实也不大清楚,是都尉李大人与东海帮达成的共识,他自己没空过来,让我跟你交代一声,作为同袍,我就单纯来做个信鸽而已。”
顿了顿,“这样,今日此事暂且不提,等我回去跟李大人说一声,让他亲自来跟舒兄交代。”
清平府两位话事人,一文一武,一柔一刚。
莫宣卿唱的是红脸,李槐唱的自然是白脸。
当李槐来了,就不是那么好说话了,定会直接以话压死舒野王,而不给他任何反驳的余地。
舒野王明白,不过……至少争取到解决问题的时间。
心中感激道:难为阿昭了,非有勇有谋的人绝对做不到如此。
目光随即落到杨昭身上,“欸?!”,不禁微微一愣,杨昭向着他点点头,意思是:大丈夫做事有始有终,我定能完美解决此事。
舒野王如同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此事如此结果已然是我想到最好的,难道还能有更好的结果吗?
不过……
“如冰儿讲的,阿昭说能就一定能,我要做的就是……静静坐着,相信阿昭就可以了!”
杨昭并没有坐下,换了一副喜色,向着莫宣卿拱着手,“莫大人,恭喜您弄璋之喜呀!”
现场气氛刚要沉下去,刚要出现尴尬的空窗期,因杨昭的一句话,立刻将气氛重燃,而且更加的热烈。
莫宣卿年轻的时候受过重伤,极难有子嗣。
讨了十几房妻妾,在五十岁之前,膝下犹虚。
今年五十一岁,喜从天降,四十九岁的老妻竟然怀孕了。
他想着一定是因为自己为官尚算不错,为老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老天爷见怜,令他不至于后继无人。
连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男的叫天赐,女的叫如意。
他跟老妻自然是天天给祖先上香,祈求可以生一位男丁,继后香灯。
只是生男生女岂是他们自己可以决定,杨昭说恭喜他“弄璋之喜”,正中下怀。
弄璋就是生男孩,女孩不值钱,只能叫弄瓦。
莫宣卿大喜,“多谢,多谢,也承杨兄吉言了!”
杨昭趁机从怀里摸出一个锦盒,双手奉上,“莫大人,我家帮主祝令公子平安喜乐、健康长寿。”
“多谢!多谢!”
天下宝物于莫宣卿来说,不过锦上添花,随意将锦盒打开。
下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