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东西水火同源,轮转法目需要的是阴阳本源,能够合用?】吴用一惊。
【当然,你只管告诉你老师!娘的,你小子真是走运,怎么什么好事都能够到你头上!这不会也和杨抟有关系吧!?】邯鼓真不知该说什么了。
玄虚子摸着胡须忖道:“徒儿,你看我们要不还是先问南溟一十二岛有没有这等蕴藏阴阳本源的宝物?”
说完又自行摇头,“不行,此等宝物价值连城,元婴修士乃至更高修为的修士都有用,南溟一十二岛就算有也不会拿出来,问也白问……”
“老师……”吴用打断了他,“我这里可能有这样的宝物。”
“什么?”玄虚子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吴用取下腰间箭袋,抽出箭矢,手堵在箭袋扣子,一倒——咕噜咚,一个巴掌大小的球形物什落到了他的手心。
“弟子是说,我可能有这等宝物。”
玄虚子当真一愣,旋即摇头道:“这如何可能?”
邯鼓睁眼,不耐烦道:“我来解开禁制。”
吴用也不再解释,立马交出身体控制权。
邯鼓掌控身体,便即掐诀施法,竖目中打出一道灵光,笼罩住手心的光球。
倏……
犹如阳春白雪,光球表面符箓明灭,一道道的禁制崩散。
玄虚子注目邯鼓目中打出的灵光,脸上露出凝重之色,渐渐地,等到禁制全部崩散,一粒晶莹玉润的琉璃宝珠展露在他手心。
“这……是!”
饶是玄虚子,也不由得一惊,眼中带着异彩。
此物约莫板栗大小,晶莹剔透,内里一半是熊熊燃烧的火焰,一半是霜雾蒙蒙的冰晶,本该互相对立,此刻却冰火不侵,安然相生,仿佛有一道界限将二者隔开,霎是奇异。
邯鼓捏着这枚宝珠,把手一摇,内里的冰与火混作一团,纠缠在一起,静止了片刻,冰与火又悉数分开,各居一边,泾渭分明。
邯鼓一笑,闭上了竖目。
吴用睁开眼,压下轻微喘气的胸口,急急忙问道:“师父,此物当用?我看不是阴阳本源,似是冰火本源,您看……”
“可以用!”不等他说完,玄虚子大手一挥,脸上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喜色。
吴用心头振奋。
“转轮法目效应天机,以阴阳升降之理,使真水、真火合而为一,某种意义而言,你这宝物更方便你修炼!”
一想到弟子的法门有了着落,玄虚子简直比自己练成了神功还要兴奋。
“此物你从何处得来?真是难得,此等宝物天生地养,人力难蕴,而且水火本源相比阴阳本源更为难得,分明是有人花了大力气演化。”
吴用自己也奇了怪了,“这宝物哪里来我也是不知道,我猜和我在玄通山内失踪有关,是之前离火道来比试的时候,我在箭袋内发现的。”
“不过但师父你说的更为难得什么意思,莫不是说水火本源比阴阳本源更为好的意思?”
“还是和玄通山内的失踪有关吗?”玄虚子目露凝重之色,不说话了,却是在想这件事情恐怕还是得和几个师兄说明,说不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用见师父沉默,唤了一声,“师父?”
“嗯,”玄虚子抬头,面带笑意说道:“当然难得,不过不是更好的意思,徒儿你想啊……你觉得阴、阳更为深奥,还是水、火更为深奥?哪一样参悟起来更为省力?”
这还用想,吴用脱口而出,“当然是前者更为深奥。”
阴与阳太过玄虚抽象,而水、火可是能具象的东西,参悟难度孰高孰低,不须犹豫。
“呵呵,正是!”玄虚子抚须笑言。
“此等宝物天生地养,成型之初,乃是阴阳共生,绝无可能以冰火、水火之形示人,须得有人花大气力,以相应的手段导引、生化,将其变成现在的样子。”
“我不知徒儿你这宝物究竟得自何人,但可想而知,此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后续的使用,真不知道你失去记忆的三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这等宝物别人也肯割爱?啧啧……”
“抑或是你小子机缘太好,偶然所得?”
玄虚子唏嘘不已,真想弄清楚自己这个弟子消失的三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要知道,这等水火同源的宝物,连他们平时都难遇到,怎么就给这小子碰到了呢?
这还不止,除了这宝珠,还有在吴用身上发生的别些种种……
想到这一件件的机缘,玄虚子当然不会去嫉妒自己的徒弟,恰恰相反,他为吴用感到高兴,为吴用是自己的弟子而感到高兴,一切都让他愈加相信自己老师的判断——
吴用,对峨眉很重要!
而吴用越重要,换而言之,他的责任也就越重大。
玄虚子没有被重担压倒,作为自小在老师底下极为“叛逆”的问题弟子,他一向是我行我素,只管自己的作风,从来都是师父与师兄师姐为他兜底,鲜少做那个照顾人的角色,可如今不一样了,这反而激起了他为人师表的使命感。
玄虚子沉吟道:“徒儿,你接下来要外出南溟海国,这水火同源的宝物若果拿出来,一定会被修为高深之人觉察到,届时会发生什么谁也不能保证,这么来吧……”
“你接下来的时日别且什么都不要管了,先行吸收了这颗宝珠,全程为师会与你护法,虽然在峨眉内无人会对你做什么,但在为师身边炼化,为师总归放心些。”
“如此一来,你之后再外出,修炼自可随心,再无顾忌,为师也能够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