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1章 桃李满天下(2/2)

朱祁镇说的混乱,阶下朝臣虽听明白了一些,但大多还是听的迷迷糊糊,有些不解。

不过,见朱祁镇如此高兴,许多惯懂得察言观色的官员,还是立即第一时间送上恭贺。

大都是些陛下英明神武之类,全都没说到朱祁镇心上。

“邝埜,你给爱卿们细细说说。”

众臣听得出朱祁镇此时心中大畅,全然不是假的。要不然刚刚朝堂上还一副阴云惨淡,如今却称呼百官「众爱卿」。

邝埜捡重要的部分,说了一遍。

“大军行军途中,遇山匪劫掠粮草,中军命锦衣卫北镇抚司副千户于康率领麾下锦衣卫剿匪,夺回粮草。”

“劫掠粮草的劫匪狡诈,故意引剿匪官兵至另一股势力庞大的山匪山寨,妄图借官兵之手,屠灭对头。”

“北镇抚司副千户于康识破山匪阴谋,私下招安被污蔑的山匪势力,伙同招安的山匪,全歼劫掠粮草的山匪数百人。”

“被招安的山匪势力,在地方盘踞多年,受到招安之后,附近小股山匪纷纷来投,愿随官兵征讨逆贼思氏,自此洗心革面,重归正途。”

“当地匪患经此一战,几近清扫一空。”

“如今,招安的这些队伍,光是青壮能战的匪兵,就足有千余人。”

“中军来件,一是为北镇抚司副千户于康请赏,二是想让陛下和内阁,五府六部决议,这千余青壮和背后老弱妇孺该如何妥善安置。”

朝堂顿时嘈杂起来。

大明朝不缺兵员,但这次招安不一样。

为祸地方的山匪,本就是地头蛇,所处之地,群山险绝,极便隐匿,还是陆运必经之处。

此地匪患闹了多年,剿匪也剿了多年,但并无成效。

如今山匪被于康招安,算是为地方除去一大祸患。

且山匪归了朝廷正途,岂不是大明朝国运昌隆之兆?

难怪陛下会如此失态?

众朝臣都对于谦投去艳羡的目光。

于谦此时有些发懵。不过他不是对于康立下功劳心中高兴的发懵,而是在听到于康率领麾下锦衣卫剿匪时,就已经发懵。

于康所率麾下三百余人。

此次面对的是两方加起来,数倍于自己的山匪。

加上山匪熟于地形,于康所率锦衣卫初来乍到。

这一来一去,双方力量之悬殊,可见一斑!

于康随军出征,王振安的什么心,他岂会不知?于谦想通其中关节,又如何不怒。

中军下令,让康儿剿匪。

这军令,显然不怀好意,如今康儿似乎立了大功,但于谦却如何不知大功背后的凶险。

此时,工部右侍郎王佑再次出列: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于副千户剿匪、招安立下头一功,山匪望风归附。可见此次征伐麓川,陛下决策之英明,连上天也在护佑我大明朝,国运昌隆。”

朝中议论声瞬间为之一滞。

锦衣卫指挥马顺也出列奏道:“于副千户立下大功,陛下该当重赏。”

这两人率先恭贺,又给于康请赏。

瞬间又有十数道声音附和,皆是一般说辞。

有些更是对于康褒奖之辞,听的让人肉麻。

“于侍郎教子有方,于副千户小小年纪,就立下如此大功,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又是王佑带头恭喜于谦。

刚刚称赞于康的,转头又开始附和。

一众阉党,对于康褒奖,又对于谦频频示好。

朝堂上气氛开始变的怪异,最是喜气洋洋的一边,是一众铁杆阉党。

反倒是一些忠直耿介之臣,眉头紧蹙。

最后干巴巴对于谦道喜。有一御史更是含沙射影:

“于侍郎刚刚想要对陛下禀奏的,不会就是自家螟蛉子立下大功的事吧?没想到于侍郎也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呵呵……”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