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领导核心是第一二〇师部,师长和政委负责整个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而即便是看似有两个领导核心的晋东南抗日根据地,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八路军总指挥部在这里,就近指挥了第一二九师而已。
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实际领导核心还是第一二九师,只是八路军总指挥部可以指挥第一二九师,所以导致了这两者指挥权权限上的重叠。
但鲁地抗日根据地就不一样了。
这里存在着两个指挥系统。
这两个指挥系统分别是鲁地军区系统的鲁地纵队,以及第一一五师系统。
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两个指挥系统目前是属于平级的。
造成这个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原第一一五师师长受伤前往红色毛熊养病,而第一一五师代理师长并没有这个威望。
原一一五师副师长前往建立晋察冀军区,原一二九师副师长被延安方面指派来鲁地统一指挥,但是在建设鲁地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原一二九师副师长却病倒了。
在这些情况下,鲁地抗日根据地的唯一领导人到目前为止都尚未确定。
这次李繁星来沂蒙山区就是在这里和鲁地纵队的司令部交接物资,随后再前往滨海根据地的第一一五师师部。(滨海根据地,鲁南和苏北靠海地区。)
李繁星当然知道要去沂蒙山区,但是要去哪个具体地点他就不太清楚了。
但旅长这么回答,他也不好继续追问,也只能跟对方一起到沂蒙山区。
这一趟行程倒是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李繁星的待遇仍旧很高,鲁地纵队司令员和政委亲自迎接。
不过此时李繁星的身份名义上是特派员的身份,倒也没有引起别人太大的注意。
随后李繁星将情况简单说明之后,再将需要放下的装备放在了鲁地纵队司令部准备的仓库内。
这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尽管八路军总指挥部言语不是很详细,但同样地,有些事情,点到为止。
而鲁地纵队后面怎么将这些装备送到各部队去,这就不是李繁星需要考虑的了。
和鲁地纵队的接触,李繁星是彻头彻尾的公事公办。
因为鲁地纵队不论是司令员还是政委,亦或者是那副司令员和副政委、政治部主任等,李繁星在后世从未听闻,并不认识,也就没有那种期待感。
甚至于鲁地纵队第三旅旅长李繁星都还有听说过名字,这几位职衔更高的反而没听过,李繁星心里暗自奇怪,但也没有表露出来。
对李繁星来说,接下来前往第一一五师师部,才是他更感兴趣的。
1941年7月23日,鲁地纵队第三旅旅长再次护送李繁星前往第一一五师驻地。
这次路上,旅长已经没有之前那副公事公办的模样了。
对这次李繁星的行程也越发上心。
毕竟李繁星到鲁地纵队司令部之后,他的第三旅就替换了一批装备,这意味着什么,他心知肚明。
而这位明显是被护送的特派员显然是重中之重。
7月28日,李繁星一行平稳抵达沂河西北,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六团三营在河对岸迎接。
抵达这里之后,第三旅旅长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李繁星和对方告别。
李繁星加上独立团侦察连一排,加起来也就是不到四十个人,行动并不太受限制,趁着夜色就乘船渡过了沂河。
从渡过沂河到抵达临术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部直线距离仅四十公里。
但,仅仅是这四十公里的路程,愣是走了五天的时间。
8月3日晚上,李繁星终于是抵达了第一一五师师部。
到这时候,李繁星才真正见到了政委。
看着戴着眼镜,满脸温和的政委,李繁星笑着伸出手说道:“政委,你好。”
政委那双略显粗糙,但却充满了安全感的大手和李繁星紧紧相握。
“李繁星同志,你好。”
李繁星盯着政委的眼睛,看着政委,问道:“政委,我现在才到鲁地,不算太迟吧?”
“同志什么时候来,都不算晚,更何况你这次千里转进,这点时间就抵达了鲁地,这速度已经算是十分快速了。”
政委温和地说道。
李繁星闻言,对着这位温文尔雅的政委咧嘴一笑。
在进入第一一五师师部之后,李繁星还见到了代师长。
对这位同样是不知道的代师长,李繁星则是礼节性地进行了问候。
这一幕被政委看在眼里,他眉头微皱。
加上之前从鲁地纵队那边发来的情况来看,李繁星似乎对自己过于热情了点?
摇了摇头,他暂时将这个想法甩出了脑海中。
政委在繁忙地工作之余,还亲自给李繁星等人安排了住处。
李繁星在渡过沂河之后,就被六八六团三营带着一路行军,几乎都没好好休息过。
现在抵达了第一一五师师部,又见到了政委,李繁星十分安心地好好休息一番。
李繁星的房间就在师部旁边,入夜之后,李繁星隐约感觉自己耳边有人在说话,待到醒来之后,才发现有烛光透过窗户射进了房间里。
从怀中掏出怀表看了一眼,凌晨四点,李繁星有些好奇地透过窗户看向师部大厅。
大厅里,政委和代师长,还有其他几人正在开会讨论着什么。
李繁星认真听了一会,只听见政委说道。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我们对国党的军队,不要主动进行分化瓦解,但第一一一师是果府分裂政策所倒逼的结果。第一一一师的这次行动,是起义性质的行动。
这次起义行动是和全国人民的抗战、团结、进步的要求一致的,我们必须予以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