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5章 八路军打炮楼的方法(2/2)

随后就一起给旅长出谋划策。

当然,这里说的出谋划策,主要是想办法怎么在不使用五六式火箭筒,尤其是不使用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弹的前提下。

不然,用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弹对付炮楼的话,一轮覆盖下去,恐怕炮楼里什么都不会剩下了。

不使用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弹主要是为了保密,尽管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弹的秘密在鬼子这边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但总归还是一头雾水不是。

总不能八路军没有泄密,结果被漂亮国记者在报社报道之后,把情报拱手送给鬼子吧?

至于五六式火箭筒,那就看情况了,该用用,如果能够不使用,那最好就是不使用。

这些人除了出谋划策,还有心痒难耐,所以在旅长和警卫连讲下午的战斗任务的的同时,他们也一起跟了过来。

用这其中某人的话说,那就是学习哪有打仗有意思,有仗打不去,还学习?学个P。

此时,场地中间已经有了一个用泥土和沙子一起做成的炮楼模型,周围地形也同样被精心制作了出来。

旅长就在中间讲解战术,并分配任务。

旅长在讲解的时候,旁边时不时还会有人举手提问。

见到这个场面,约翰对旁边的李繁星问道:“你们平时打炮楼都是这么做的吗?”

李繁星同样在看着里面的场景,在听到约翰的询问后,他愣了一下,随后想了想,回答道。

“这可不好说,每个地方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这次,我们是具备强攻的能力,所以他们是在想办法怎么在发动攻击之后,想办法把鬼子消灭掉。

这是最近八路军有了一些生产能力,能够生产枪械子弹之后才能做到的,在以前,我们连直接攻击鬼子炮楼的实力都没有。”

李繁星说完,约翰来了兴趣,他问道:“你们没有武器的话,是怎么赶走炮楼里的鬼子的呢?这些炮楼虽然看起来像中世纪的城堡,但没有火炮,想要直接攻击,恐怕很有难度吧?”

点了点头,李繁星说道:“以前,我们用的办法更多是非直接的军事行为,用我们自己的话讲,是挤走炮楼里的鬼子。”

李繁星这句话是用中文说的,一时间约翰有些不太理解。

他好奇地追问道:“非直接的军事行为,挤走?是什么意思?你能具体说说吗?”

李繁星这句话是用中文说的,一时间约翰有些不太理解。

“就是让他们不能继续在炮楼里生活下去,逼迫他们撤离这里。我举个例子吧。

在我们晋地根据地里,有一个村子的位置比较偏僻,但是它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它是那个地区根据地正辅机关驻地的门户,如果鬼子一直在这里,那么这个根据地的正辅机关就很难安全指挥根据地军民开展各种斗争。

但是,根据地的力量实在是太薄弱了,正辅机关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剩下的甚至是一些土枪或者是老旧的汉阳造步枪。

双方的军事力量是十分悬殊的。”

约翰认真地听着李繁星的话,听到这里,也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我虽然不是军人,但从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来看,确实差距很大。

这种情况下,如果强行攻击这个炮楼,恐怕会付出巨大的伤亡。”

“不仅仅是伤亡的问题,如果攻击炮楼的人很多,炮楼里的鬼子也会向上面求援的。

所以,军事行动上,暂时是不可能完成攻占这个炮楼的任务的。

但是这里实在是太重要了,随后,最后,这个根据地的正辅想了一个办法。

他们连夜让民兵、游击队掩护,将炮楼周围的8公里以内的所有人都转移到了其他地方,把炮楼周围变成了一个无人区。”

“等等,你们把所有人都撤离了?”

听到这里,约翰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问道。

“是的,他们把炮楼周围所有的民众都撤离了。中国对于这种事情,有一个成语,叫做坚壁清野。

这个成语的意思原来是指坚守壁垒,使敌人无法攻进阵地,同时清除郊野的粮食和房屋,使敌人因缺粮无掩体而无法继续作战。

当然,在这里的意思是,让周围只剩下鬼子一个炮楼,不能让鬼子从村民身上获得补给。

这只是第一步,在这之后,部队持续伏击鬼子运粮队伍,每次炮楼里的鬼子想要获得补给,都很困难,因为能够运送补给的路线就这么一条。

但这一条路上,鬼子不可能都驻满,所以游击队、民兵就能找到机会伏击鬼子。

一般,游击队员或者民兵会开几枪、或者是扔几颗手榴弹,然后打完就走,绝不多做停留。

这种伏击,鬼子一点办法都没有,每次运输粮食都会损失几名士兵。

当然,这种损失鬼子还承受得住,大不了就是每次运送的粮食多一点。

但水源鬼子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人不喝水是会死的,炮楼附近只有一口井,距离炮楼大概五百米。

鬼子每次去挑水,游击队埋伏的神枪手就会射击来挑水的鬼子。

不过后来鬼子学乖了,他们跑到据点外抓了村民来挑水,没办法,后面我们把根据地里妇女的头发剪碎,然后丢到了井里,彻底把这口井给废了。

之后鬼子无法在井里取水,不甘心之下派出了一个毛驴队,这支毛驴队由鬼子,伪军组成,赶车的车夫是抓来的老百姓。

他们赶着车去山沟里取水,然后根据地的游击队、民兵便索性埋伏在取水队伍的必经之路上,而且一路上多个埋伏,只打鬼子和伪军。

去的时候埋伏一趟,回来的时候,再埋伏一趟。两次下来,每次都要死好几个伪军和鬼子。

而且据点这边的鬼子也不好受,虽然八路军没办法直接攻击他们,但炮楼周围都是八路军,鬼子只能龟缩在据点里。

白天大家都相安无事,除非鬼子走出炮楼太远,但到了晚上,八路军就在周围时不时地放鞭炮,或者敲锣打鼓。

据点中的鬼子在长久的折磨下,惊慌不已,甚至为此彻夜难眠。

久而久之,据点的日寇因长期失眠,情绪十分低落,有的还患了大病。

鬼子无法顺利取到水,而且也拿炮楼周围的八路军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只能无奈地撤离了这座炮楼。

八路军就这么把鬼子挤了出去。”

@笔下文学 . www.s6088.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